首页> 中文学位 >3D打印髋臼模型在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初步应用
【6h】

3D打印髋臼模型在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初步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历纳入标准

1.3 病历排除标准

1.4 随机分组方法

1.5方法

1.6观察指标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讨论

3.1全髋关节翻修的主要目标

3.2 Paprosky髋臼骨缺损分型

3.3 3D打印技术重建髋臼骨缺损的优势

3.4 手术体会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3D打印技术在关节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3D打印髋臼模型在髋关节翻修髋臼缺损重建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拟行翻修术的29例患者,其中合并髋臼骨缺损患者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为57~76岁,平均67.1岁;左侧6例,右侧14例。20例患者髋臼均有不同程度骨缺损,按Paprosky分型法:ⅡA型5例,ⅡB型5例,ⅡC型6例,ⅢA型3例,ⅢB型1例。按照预制的随机卡片(1:1平行试验设计),将合并髋臼骨缺损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根据患者螺旋CT1mm薄层+3D结果DICOM格式文件,导入MIMICS软件创建分离的解剖结构的3D数字模型,导入的文件以.STL形式保存,传送到3D打印机,制作出患者髋臼的3D打印模型,进行术前规划,模拟手术操作;对照组行常规全髋关节翻修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假体外展角、髋臼假体骨性覆盖率及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
  结果:
  在术后对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外展角及髋臼假体骨性覆盖率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等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D打印髋臼模型应用于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重建能根据髋臼打印模型进行术前规划,提前了解骨缺损程度、预测匹配假体的型号,从而减少了手术时间,提高了髋臼假体骨性覆盖率,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假体的稳定性更好,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在髋关节翻修髋臼缺损重建中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