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回族基层社区平衡发展研究——以甘清三个回族基层社区为例
【6h】

回族基层社区平衡发展研究——以甘清三个回族基层社区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回族既是我国第四大民族,也是西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尤其甘、青、宁两省一区是回族最为集中的分布地区,将近占全国回族40%的人口布在这里。贫困即物质性贫困与文化贫困是制约回族基层社区发展的最主要的障碍。回族基层社区面凸显区域贫困与社区贫困、物质性贫困与精神文化贫困、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农村贫困与城镇贫困并存的多种特性。特别是值得关注的是文化贫困与经济贫困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回族社区依然面临着文化与经济贫困的发展困境。作为民族宗教和伊斯兰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民族认同感,使得回族在传统中国社会和现代中国社会中始终保持其民族的特殊性,在民族交往互动过程中,回族民族认同感依然在族际交往中伊斯兰教是回族的精神家园,也是其文化的根,回族基层社区宗教信仰问题具有群众性、民族性、敏感性、国际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因宗教问题引发的民族以及社会问题依然是回族社会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民族社区的和谐发展,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全面实现小康,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还将深刻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研究如何使回族基层社区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实现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甘肃省临夏八坊、窑街上窑社区和青海省民和南庄子社区为视点,运用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心理学等理论和方法,对三个回族基层社区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现实的角度指出回族社区贫困即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是回族社区平衡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分别分析了经济贫困和文化贫困的成因,指出社区贫困最主要是经济贫困和文化贫困之间相互交织互为因果的关系造成的,深刻分析了社区贫困对回族基层社区平衡发展的影响。民族认同在族际交往过程中持续发挥着效应,进而对回族基层社区平衡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由于回族基层社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其民族认同感受此影响,表现出传统性、开放性弱和敏感性的特征。通过对社区回族语言的参与观察与实地交流,揭示回族语言交流中言语代码所反映出的文化适应、宗教、禁忌和民族认同心理,分析了言语的民族认同性在回汉民族和谐沟通与交流过程中的障碍表现,指出言语调适是民族之间和谐交流促进彼此相互理解与信任的基础。记忆与民族认同,指出记忆贯穿于人的整个心理过程,记忆是最重要的心理过程。通过对回族社区“社会记忆”内容的描述,指出社会记忆是民众结成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也是民族认同的首要条件。通过八坊回族历史遭遇的叙述记事,指出历史记忆对民族认同和对现实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存在着潜在的影响。仪式对一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传统价值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对临夏八坊回族宗教仪式的记述,分析了宗教仪式对回族达成信仰共同体、传统价值观认同和民族认同的作用。通过对回族民族情感认同具体表现形式的记述,分析了在回族基层社区,回汉民族、回族对社区、回族对国家情感的认同,以及由民族情感认同引发的影响社区平衡发展的不利表现,探寻促进回族基层社区平衡发展过程中回汉民族之间,以及回族与社区、国家之间情感融合、升华的路径。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回族民族文化的核心,对宗教的强调在回族民族认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宗教心理在其民族心理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宗教问题仍然是社区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回族宗教心理获得途径的阐释,分析其宗教心理正负功能在社区平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指出,只要充分理解,相互尊重,谨慎保护、正确引导,回族宗教心理特性完全可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精神动力,为回族基层社区平衡发展发挥有效的积极作用。
  促进经济文化发展逐步消除贫困是回族基层社区平衡发展的核心和根本,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理性面对族际交往过程中的民族认同,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理解和信任,强化民族、社区、国家的高度认同;充分发挥宗教心理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民族心理疏导、调控机制,构建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解决回族基层社区平衡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