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对变异链球菌的人源STAMP(C16LL-37)的生物学特性
【6h】

针对变异链球菌的人源STAMP(C16LL-37)的生物学特性

代理获取

摘要

龋病是最为常见的口腔慢性进行性感染性的疾病。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为龋病主要的致病菌。因此,减少变异链球菌的增殖对阻断龋病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特异性靶向抗菌肽(Specifically targeted antimicro-bial peptides。STAMPs)由靶向定位区域(KH)、抗菌区域(AMP)和(或)连接体区域组成,其可通过KH区域增高目标细菌表面抗菌肽的浓度,使其杀伤效力及动态性能全面提升。至今。LL-37是人体内仅被发现的一种具备α-螺旋结构的Cathelicidins抗菌肽,广泛分布于皮肤、口腔、精液及创伤部位等,具备极高的生物安全性,且不易导致病原菌发生抗性突变,为新一种抗生素设计及合成的理想原料。此外,已有研究者以变异链球菌(非)依赖感受态刺激肽(Competence stimulating peptide。CSP) C端16个氨基酸序列(TFFRLFNRSFTQALGK)即CSPC16作为STAMP的KH区域,成功地合成了具备靶向特异性的新型抗生素。因此,本研究拟以变异链球菌CSP的C端16个氨基酸序列(CSPC16)为KH区域,以人源抗菌肽LL-37的整条氨基酸序列为AMP区域,两者通过连接体(-GGG-)连接,合成人源特异性靶向抗菌肽C16LL-37并对其相关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方法:通过标准固相合成技术(Fmoc保护法)合成人源抗菌肽 LL-37、CSPC16(变异链球菌感受态刺激肽(Competence stimulating peptide。CSP) C端1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及二者的重组多肽C16LL-37;以LL-37、CSPC16及其它四种细菌(Actinomyces viscosus。A.viscosus ATCC15987、Escherichia coli。E.coli ATCC25922、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 ATCC4356、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cidophilus ATCC25923)为对照组,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C16LL-37的抗菌活性及其对 S. mutans的靶向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C16LL-37作用后S. mutans的细胞形态学变化。
  结果:1、C16LL-37的最小抗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16μM,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为64μM;2、以浓度为64μM的C16LL-37作用于S. mutans30mins时,细菌存活率为3.46%,60、120mins时细菌存活率为0,其它四种细菌于三个时间点的存活率均大于60%(与S. mutans相比有差异,P<0.05);3、利用SEM观察,C16LL-37(32μM)作用后,部分S. mutans出现形态不规则改变、胞膜粗糙、胞浆外溢或细胞裂解现象。
  结论:本研究合成(标准固相合成法)的特异性靶向抗菌肽C16LL-37对S. mutans具备显著的靶向特异性及较强的抗菌活性;C16LL-37可通过损伤S. mutans细胞膜,使细胞内物质溢出,导致其裂解死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