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源STAMP(C16LL-37)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6h】

人源STAMP(C16LL-37)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1龋病相关微生物及其生物学特性

1.2 抗菌肽

1.3 特异性靶向抗菌肽(STAMPs)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 C16LL-37对变异链球菌的杀菌动力学及作用机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讨论

2.5 小结

第三部分 特异性靶向抗菌肽C16LL-37的溶血活性检测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部分 特异性靶向抗菌肽C16LL-37的稳定性检测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讨论

4.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病例报告

展开▼

摘要

龋病作为一种口腔患病率极高的感染性疾病已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细菌因素是提高龋病患病率及发病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已证实,导致龋病的最重要的先导微生物为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由此,为从根本上阻断龋病的发生以及发展,本研究团队在早期已设计并研发出了一种可以靶向针对S.mutans的抗菌制剂,即特异性靶向抗菌肽(Specifically targeted antimi-crobial peptides, STAMPs) C16LL-37。C16LL-37以S.mutans感受态刺激肽(Compe-tence stimulating peptide, CSP) C端16个氨基(TFFRLFNRSFTQALGK)为定位区域,以来源于人体的具备α-螺旋结构的Cathelicidins抗菌肽LL-37为抑菌区域,并由-GGG-连接。研究者通过抗菌活性实验验证了C16LL-37具备较强的抑菌活性,并采用了平板菌落计数技术对C16LL-37的靶向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 C16LL-37对S.mutans具备靶向性。
  目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进一步对C16LL-37抗菌肽的杀菌动力学、抗菌肽后效应、抑菌机制及其安全性、稳定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方法:1.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技术分别对 C16LL-37的杀菌动力学及抗菌肽后效应进行检测。2.利用SEM观察比较法对C16LL-37的抑菌机制进行初步分析讨论。3.采用红细胞溶血试验检测C16LL-37对健康人体红细胞的溶血率,以以其生物安全性进行分析。4.将C16LL-37利用不同的温度、pH、不同浓度Nacl及胰蛋白酶处理后,检测不同环境对C16LL-37抑菌活性的影响。
  结果:1、64μM的C16LL-37分别作用于S.mutans60、120、150mins后,细菌存活率均为0;32μM的C16LL-37作用于S.mutans60mins后,细菌存活率小于10%,120、150mins后S.mutans的存活率仍处于下降的状态;以16μM的C16LL-37作用于S.mutans60mins后细菌存活率为12.63%,120mins后细菌略呈增殖趋势。2、当C16LL-37的浓度分别为16μM、32μM、64μM时,其对S.mutans的抗菌肽后效应时间分别为为0.5h、1 h、2h。3、SEM观察,32μM的C16LL-37作用后的S. mutans部分发生了形态上的不规则改变、部分细菌胞膜变的较为粗糙、部分细菌细胞破裂或胞浆外溢。4、用64μM的 C16LL-37作用于红细胞2h,其溶血率为0.33%,和阴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5、不同温度、PH值、不同浓度Nacl及低浓度胰蛋白酶处理后,C16LL-37的抗菌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
  结论:C16LL-37的抗菌活性强,作用时间持久,且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及良好的稳定性。C16LL-37通过破坏S.mutans细胞膜使细菌裂解死亡的抑菌机制不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