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谣言应对策略研究——基于广东茂名市“3.30”PX事件分析
【6h】

网络谣言应对策略研究——基于广东茂名市“3.30”PX事件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二、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一)基本概念

(二)相关理论与实践

三、广东省茂名市“3·30”PX事件典型案例的分析

(一) PX项目背景简介

(二)茂名PX事件案例简况

(三)茂名PX事件中的网络谣言

(四)茂名PX事件中网络谣言的成因分析

(五)茂名PX事件中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

(六)社会各界对茂名PX事件网络谣言的应对

四、网络谣言的成因及传播路径分析

(一)网络谣言的成因分析

(二)网络谣言传播路径分析

五、政府应对网络谣言的策略与措施

(一)政府:主导应对工作,完善谣言防控体系

(二)媒体:守土有责,当好“把关人”

(三)公众:提升干群媒介素养,提高辨谣能力

(四)法律:健全网络法律规范,实现法治思维转变

六、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出现,网络谣言逐渐成为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的一个难题。
  国内社会矛盾频发中利益表达的需要、公众对事件信息的特殊需求、真实信息传播不畅、网络媒体新闻话语权争夺的感官刺激、政府公信力下降、网络监管不力以及网民在负面情绪驱动下的非理性行为成为网络谣言传播的多维诱因。在国际预期重大政治事件发生前、国内公共危机事件应对处置时以及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展演变后等场域,极易产生、传播与复制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因其传播的即时性、传播路径的隐形性、蝴蝶效应的危害性对社会生活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网络谣言如同“潘多拉”的盒子,一旦蔓延,对正常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秩序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同影响。有人生动的形容:“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走遍网络”,作为网络空间的“毒瘤”,网络谣言的传播会掩盖事件真相,扩大事件规模,损害政府的社会形象,给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稳定带来了深刻地影响,形成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引发突发事件危机、阻碍党群良性互动等负面效应,对政府的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治理网络谣言的“污染”已成为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依法管理并制止网络谣言是当今人民群众最大的“呼声”。
  本文以广东省茂名市“3·30”PX事件分析为基础,准确把握网络谣言的特点,深入分析其成因以及产生的社会危害性,掌握网络谣言制作、发酵、升级和扩散过程的“传播链”,从政府、媒体、公众、法律等四个方面入手,探索构建以法律支持系统为保障,以政府为主导,媒体当好“把关人”,牢记社会责任和担当;公众提高辨别谣言的能力,增强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框架与长效实践机制。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遏制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最大限度压缩网络谣言生存、传播的空间,构建清朗、文明的网络生态空间,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主动权,画好“同心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