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外汉语国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第比利斯公立49学校为例
【6h】

对外汉语国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第比利斯公立49学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综述

1.3.2 国画教学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实践法

1.4.3 观察法

第二章 对外汉语国画教学设计依据

2.1 课程设计原理

2.1.1 以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为主

2.1.2 以学生为中心

2.1.3 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2.2 课程设计理论基础

2.2.1 对外汉语课程教学设计理论

2.2.2 教师“教”的理论依据

2.2.3 学生“学”的理论依据

2.3 教学环境分析

2.3.1 第比利斯公立49学校汉语及文化教学情况分析

2.3.2 第比利斯公立49学校汉语兴趣课教学对象分析

2.3.3 国画教学的必要性

2.4 课程教学原则

2.4.1 趣味性原则

2.4.2 实践性原则

2.4.3 从学生一般水平出发原则

2.4.4 教学手段多样化原则

2.5 课程教学方法

2.5.1 讲授法

2.5.2 视听法

2.5.3 体验式教学法

2.5.4 实物教学法

第三章 对外汉语国画课程教学设计

3.1 课程介绍

3.2 课程内容

3.3 教学设计方案

3.3.1 理论课教学方案设计

3.3.2 实践课熊猫教学方案设计

3.3.3 实践课梅花教学方案设计

第四章 对外汉语国画教学的反思及建议

4.1 教学反思

4.1.1 可取之处

4.1.2 不足之处

4.2 教学建议

4.2.1加强对外汉语国画教学的相关研究

4.2.2 注意文化依附性的存在

4.2.3 注重教材的合理开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揭牌成立以来,世界各地纷纷掀起了“汉语热”的浪潮。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必定要学习依附于语言的文化要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之一,是由理法体系、评价标准、审美认识和文化基础等共同构成的独立艺术门类。把国画引入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提升审美能力、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及传统文化。
  本文结合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和课程设计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以第比利斯公立49学校为例,在国画课程设计原理、理论基础、教学环境、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以国画理论课程和两篇国画实践课程为教学设计示例,对国画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对外汉语国画教学的相关策略及建议,为面向海外的对外汉语国画文化课程研究及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为对外汉语国画教学设计依据,主要从课程设计原理、课程设计理论基础、教学环境、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为课程教学设计示例,主要由课程介绍、课程内容和三篇国画教学设计示例构成。
  第四部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国画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其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对对外汉语国画教学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第五部分为结语,对整个论文进行总结概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