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刑法罪数理论体系走向选择探究
【6h】

我国刑法罪数理论体系走向选择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西周时期虽已出现了朴素的罪数观念,但历经封建刑法几千年的历史沿革,到底没能孕育出近代刑法意义上的罪数理论。自清末立法改制以降,日本罪数论开始进入我国刑法视野。及至民国,已达致相当的发达水准。建国以后,受苏联刑法知识影响,罪数理论一度处于休眠状态。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罪数论被逐渐引介至我国。此后至今,日本罪数论的中国化历程虽已逾三十年,却依旧未能转化为立法、理论、实践三位一体的、体系严谨、系统组成概念之间逻辑分明、协调性良好的中国式罪数论体系。近年以来,德国竞合论体系在我国刑法学界声名日盛,因其层次分明逻辑性流畅的理论优势,逐渐为部分学者接受并追捧。面对我国传统罪数理论体系日益臃肿,理论发展远远超越司法实务的现实困顿,开始有学者极力倡导全面废弃我国传统之罪数论而全盘接收德国竞合论;也有学者认为应对传统罪数论予以适当修葺,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司法实践;更有一种极度偏颇的观点横空出世,认为我国罪数理论体系应走向解体。在刑法知识剧烈转型的当下,我国罪数理论体系究应走向何方、该如何存在,成了亟待探究清楚的刑法命题。本文拟分为四部分内容,对此命题展开探究: 第一部分,以古为镜,主要探寻我国历史上的“罪数理论”,研究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历史脉络。进而分析此种历史沿革发生的制度依据以及背后的逻辑支撑,试图通过历史的变迁及其存在的规律把握当今罪数理论体系的走向选择。 第二部分,是对我国罪数理论体系之现状的整体研究和全面省思。在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对我国传统罪数理论体系遭遇的理论困境及其形成原因予以深度研究,为我国罪数理论体系的困境突围方法研究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主要从立法实践与司法实践两个层面展开了我国罪数理论存在状态的考察。通过此种考察实现对我国罪数理论立法论、司法论两种面向之处境的深度把握。 第四部分,通过德日相关理论的关系辨析,结合前三部分的研究成果,得出适合我国司法文化、刑事环境的罪数理论体系之理想走向。

著录项

  • 作者

    刘托圆;

  •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

  • 授予单位 兰州大学;
  • 学科 法学·刑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俞树毅;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刑法; 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