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
【6h】

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绪 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实用艺术作品的界定

第一节 实用艺术作品的概念

一、实用艺术作品的含义

二、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特征

三、著作权法保护实用艺术作品的必要性与特殊性

第二节 实用艺术作品与相关概念区分

一、实用艺术作品与美术作品

二、实用艺术作品与工业品外观设计

第三节 实用艺术作品的认定

一、实用艺术作品对独创性的要求

二、实用艺术作品的“分离性标准”

第二章 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侵权现状及相关立法考察

第一节 我国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侵权现状考察

一、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侵权案例介绍

二、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侵权案例折射的问题

第二节 我国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侵权相关立法考察

第三节 域外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侵权相关立法考察

一、国际条约

二、美国

三、日本

第三章 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侵权的判定问题分析

第一节 实用艺术作品的侵权对象

一、实用艺术作品的认定

二、平面实用艺术作品

第二节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侵权判定方法

一、“实质性相似性+接触”规则的内涵

二、实用艺术作品实质性相似判断

第三节 实用艺术作品复制行为认定

一、实用艺术作品复制行为的构成要件

二、实用艺术作品复制权侵权行为分析

第四章 完善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侵权判定的建议

第一节 司法上明确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侵权判定方式

一、明确实用艺术作品认定标准

二、合理对比实用艺术作品的相似性

第二节 合理借鉴他国经验完善我国相关立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经济和科技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更加青睐多样化的产品,相比单纯的实用物品或艺术品,赏心悦目又有文化艺术气息的实用艺术品更受人欢迎。实用艺术品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不断吸引了人、财、物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侵权纠纷。由于实用艺术作品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我国法律规定的缺失,法院在案件的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 实用艺术作品的认定、侵权判定等一直是版权法的难题。我国法院解决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纠纷时,除了专利法,主要的依据是1992年《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以及经第二次著作权法修改后增加的实用美术作品。对于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侵权案件,一些欧美国家和日本的司法实践较为成熟,我国法官在具体审理中也有所借鉴。法官在审理相关案件时一般都要对实用艺术作品进行认定,然后进行相似性对比。在具体适用中,以何种标准认定实用艺术作品,如何准确地对比实用艺术作品是否相似从而判定侵权,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从实用艺术作品的界定出发,首先分析了实用艺术作品的概念、法律特征,通过概念的辨析和对本质特征的认识,论述了著作权法对实用艺术作品规范和保护的必要性和特殊性,接着从独创性和“分离性”两方面分析了实用艺术作品构成要件。其次,对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侵权和相关立法现状进行考察,发现其中的问题。除了整体上对我国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侵权现状分析,也通过大量案例,也对案件中侵权对象、侵权行为认定、侵权责任承担和主观过错等进行考察,发现案件焦点以及争议较多的问题在实用艺术作品的认定和侵权判定上。接着考察我国法律法规,修订草案,以及国际条约、美国、日本国家的法律规定等,并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再次,对实用艺术作品侵权纠纷中争议较多侵权判定问题具体分析,包括对侵权对象也即实用艺术作品的认定,侵权判定方法“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以及对复制行为构成要件的分析。最后,为解决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纠纷中的问题,提出建议,在相关立法上明确实用艺术作品认定条件,对其创作程度和“分离性标准”的地位与适用作出合理限制,明确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侵权判定的方式,规范“实质性相似”认定过程,借鉴他国立法经验时要注重我国社会实际情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