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于坚“口语化”诗歌理论研究
【6h】

于坚“口语化”诗歌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口语还是口水,这是一个问题

一、危机四伏的“口语”诗歌

二、“诗坛一姐”成了“梨花教母”

三、“口语”理论逐鹿话语权力场

四、关于于坚诗论的研究状况及选题意义

第一章 “回到语言的路上去”

第一节重建诗歌精神

一、口语的反叛

二、“柔软”的方言

第二节 语言是存在的家

第三节与“危”俱进的“表白”

一、既要“开始”,也要“为止”

二、是口语,不是口水

第二章回到隐喻之前

第一节 辨辩“隐喻”

一、探求“隐喻”

二、“隐喻”的隐喻

第二节 从“拒绝”到“后退”

一、“随机而动”的拒绝

二、前进的“后退”

第三章“有意味的形式”

第一节 从“声音”到“生命”

第二节 诗与非诗的“活口”

一、不变的“语感”

二、作为“活口”的“语感”

第三节最后一环:日常生活的诗意

结语:环环相扣、与时俱进的于坚诗论

一、环环相扣的于坚诗论

二、与时俱进的于坚诗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当经历过两次“口语化”诗歌高潮后,中国当代诗坛呈现出一片由“口语”带来的诗歌繁荣。然而,在这一片欣欣向荣的“口语”背后却正潜藏着巨大危机。“口语诗”,被许多人图轻快地实施为张口就是的“口水诗”。与此同时,真正的“口语诗”,也就受到了进一步的误解:中国诗歌界一部分人所追求的“口语化”诗歌,正被逐步解读为“口水化”诗歌。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为,对“口语化”诗歌写作的发起者、实践者——于坚的“口语化”诗歌主张进行一番梳理,将有助于廓清误解,进而有利于诗歌的发展。本文以于坚“口语化”诗论为研究对象,从“怎么写”和“写什么”两方面对于坚诗论凸显出的“口语入诗”、“拒绝隐喻”、“有意味的形式”、“非升华”等主张进行系统性梳理及简要辨析。全文结构如下: 引言: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简要回顾于坚“口语化”诗论的研究情况,确定研究角度。 第一章:对于坚“口语入诗”的主张进行综述与评析。 “口语入诗”,是于坚“口语化”诗论的一个核心内容。本章着重阐述了于坚“口语入诗”的原因,对备受争议的“硬”的“普通话写作”及“软”的“方言口语”进行了辨析,并指出“口语化”写作作为一种诗学理念,并不只是对不同语言种类进行择取的结果,而是将语言作为诗歌的言说中心,将语言上升到了一个本体论的高度。在本章中,还就于坚关于“口语入诗”观念的表达进行了评析,指出于坚“口语入诗”的主张,能应对诗坛现状的变化及各种误解的出现在表达上进行调整,能与“危”俱进。 第二章:对于坚“拒绝隐喻”的主张进行综述与辨析,深入探讨“隐喻”背后的深意。 “拒绝隐喻”,是于坚“口语化”诗论的另一个核心内容。在本章中,重点阐述了于坚“拒绝隐喻”背后的深意,指出在于坚这里,“隐喻”是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字眼,代表的是积习的语言暴力。同时,本文还指出,随着具体语言环境的变化,于坚“拒绝隐喻”的直接针对者也在发生变化。最后,本文指出在发出“拒绝隐喻”的两年后,于坚“从隐喻后退”的表达,并不是诗人锐气的消解,而是别有深意。 第三章:对于坚的“语感”理论进行梳理,同时也对于坚“口语化”诗论的最后一环——“日常生活的诗意”进行探析。 “有意味的形式”——语感,是于坚“口语化”诗论的第三个核心内容。在本章中,展示了“语感”由“声音”到“生命”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于坚“语感是生命的有意味的形式”和“语感是诗的有意味的形式”等几种表达,并不是“老调重弹”,而是应对诗坛作出的灵活变动。同时,也指明于坚“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意”的主张,不仅是“民间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的根本分歧,同时也是对诗歌写作既有传统和习惯的颠覆。 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及结论,指明于坚的“口语化”诗论具有环环相扣、与时俱进的特质。 通过前文的分析,本文以为,于坚和大多数“新生代”诗人以“口语”作为反抗精英话语的暂时性策略不同,他的“口语诗论”是环环相扣的:于坚的“口语入诗”、“拒绝隐喻”、“有意味的形式”等主张涉及的是“如何写”的诗歌写作方式的问题,最终都服务于“写什么”的诗歌写作态度问题。同时,由于于坚是将“口语化”写作的诗歌语言探索一直延续并不断拓展的,因此,于坚的“口语化”诗论能应对诗坛新状况,审时度势,调整自己对理念的表达,以达到“效用最大化”。这使得其诗论呈现出难得的特质:不但环环相扣,而且能与时俱进!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系统性的理论阐述:不是撷取于坚诗论“之一”、“之二”进行阐述,而是对其主张进行系统观照,并找出各个主张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 (2)历时性的理论梳理:不再把于坚诗论看成“生来如是”、静止不变的理论,而是将其作为动态的研究对象,寻找于坚诗论在历时20年间所发生的变化,并探究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