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ECVD生长类金刚石薄膜的电学性质研究
【6h】

PECVD生长类金刚石薄膜的电学性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类金刚石薄膜的结构

§1.2类金刚石薄膜的发展与研究热点

§1.3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

1.3.1物理气相沉积

1.3.2化学气相沉积

§1.4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1.5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

§2.1实验装置

§2.2基底材料的选择及处理

§2.3仪器操作流程

§2.4掺氮DLC薄膜的生长

§2.5掺硼DLC薄膜的生长

§2.6样品的工艺条件及编号

参考文献

第三章薄膜的结构表征及性能

§3.1薄膜的表面形貌分析

§3.2生长速率

§3.3俄歇电子能谱

§3.4拉曼光谱

参考文献

第四章类金刚石薄膜的电学性质

§4.1半导体与金属的接触

§4.2 DLC薄膜与金属的接触

§4.3电极的实验制备

§4.4薄膜与金属接触的I-v特性

§4.5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五章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类金刚石膜(Diamond—like carbon),是一种非晶态的碳材料。由于具有许多同金刚石相近的性质,类金刚石膜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掺杂的DLC膜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在1—4eV内可调,可以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等光电器件领域得到应用。在现有的DLC电学性质研究中,DLC与金属的接触采用Al,Au等金属,并假设DLC与金属的接触为欧姆接触,还没有发现证实Al,Au与DLC形成欧姆接触,或者探索其他金属与DLC之间接触性质的研究。 本文利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P—PECVD)制备了类金刚石(DLC)薄膜,选用CH4为源气体,NH3或BH3作为掺杂气体源,在硅片和石英基底上生长了本征和多种掺杂的类金刚石薄膜材料。采用椭圆偏振、俄歇能谱、拉曼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皮安静电计等多种结构和光电探测手段研究DLC材料的生长规律、材料结构、光电性质等特性。重点研究DLC本征和掺杂材料与Al、Au、Ni、Ti、Zr等多种金属接触的电学性质。在本征和掺杂DLC薄膜上镀上不同金属电极,形成MSM结构,测量Ⅰ—Ⅴ曲线,判断金属与DLC薄膜之间的接触类型;建立了一个简化的测量电路模型,并计算薄膜的电阻率。通过实验证明上述金属与DLC之间都形成欧姆接触。这个现象可以通过本征和参杂DLC材料的杂质能级月前导电的机理来解释。 本文旨在通过对类金刚石薄膜的生长、表征及电学性质的研究,了解DLC薄膜的导电机制,为进一步改变生长工艺实现DLC薄膜的有效掺杂打下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