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框架探讨
【6h】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框架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本文的特色与不足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分析

(一)基本公共服务概念的基本界定

(二)政府承担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之责任的理论依据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意义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框架构建与分析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框架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现实中的困境

(三)目前困境的原因分析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途径

(一)树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理念

(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设计

(三)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居民还尚未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城乡居民,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待遇却迥然不同,这不仅违背了正义原则,而且还会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实现全面小康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近几年,为逐步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等问题,我国政府也采取了许多必要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社会均衡化目标,尤其是城乡经济社会均等化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为此,本文力图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框架的探究,探索实现我国社会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全面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提出一些思路和方法,对实际部门有一定的操作借鉴意义。 正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分析,界定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分析了政府承担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之责任的理论依据,论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框架构建与分析,本文分析了确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的原则,并尝试性地讨论了均等化的标准问题,提出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的“加权平均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较宏观的角度对均等化的标准框架进行设计和构建,并阐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现实中的困境并分析其原因。 第三部分是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途径的设计,论述了政府首先应该树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理念;其次应该从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设计、健全和完善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及构建新型中央地方关系三方面入手,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设计;最后还应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运行机制,包括重构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构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体系、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