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扩招视角下层次结构调整与毕业生就业的关系研究
【6h】

高校扩招视角下层次结构调整与毕业生就业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率低迷、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岗位激烈、就业预期难以实现、岗位挤占效应凸显,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教育角度看,大学生就业难表面上是由于高校扩招引起的总量或比例上的“供求失衡”矛盾,但实际上不仅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结构性供求失衡”的问题。潘懋元先生在其研究中指出“由于缺乏一个与大众化发展相协调的高等教育结构,单纯数量扩张的大众化发展必然带来种种问题,就业问题首当其冲”。显然,探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结构调整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意义重大。
   本文以高教结构中的层次结构为契点,探讨大众化进程中层次结构调整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我国近10年来高教规模扩张中的层次结构变化,以及各层次内培养模式和目标定位的变化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实质影响;其次,透过对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的考察来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反思高等教育大发展中存在的层次结构失衡及过度教育问题;最后,针对层次结构失衡及由此引发的就业难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表现,一方面是社会所需的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各层次人才仍然短缺,另一方面则是各学历层次内毕业生总量相对过剩,两种情况同时并存。2、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总体脉络是,学历层次越高,就业率也越高,学历层次越低,就业率也越低,两者之间成正相关关系。3、同一学历层次不同类型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有明显差异;同一学历层次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有明显差异。4、层次结构调整对就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缩小各层次之间的就业率差异;消极影响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挤占效应”、部分省份出现“学历倒挂”现象(研究生就业不如本科生和专科生)。5、高教层次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是,各层次教育定位界线不够分明,各层次内多样化格局尚未形成,人才培养模式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其中专科教育因“本科化”倾向严重而产生滞销;本科教育因部分专业划分过细而缺乏就业竞争力;研究生教育因延续本科教育而欠缺研究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