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货币错配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的实证分析
【6h】

货币错配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三、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货币错配文献综述

第一节 货币错配的内涵

一、“原罪”说

二、“超越原罪”说

三、“债务不耐”说

四、“浮动恐惧”说

五、“高储蓄两难综合症”说

第二节 货币错配的原因

第三节 货币错配的影响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二章 我国货币错配程度的测算

第一节、货币错配测度的国外研究

一、OSIN指标

二、MISMATCH指标

三、AECM指标

第二节 货币错配测度的国内研究

第三节 我国货币错配程度的测度

一、对现有测度方式的改进

二、我国货币错配程度的测度结果

三、我国货币错配的演变态势

第三章 货币错配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相关理论

一、货币政策目标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三、货币政策效应

第二节 货币错配影响货币政策变量的理论分析

一、货币错配影响货币供给的可控性

二、货币错配影响货币需求的可测性

三、货币错配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

四、货币错配影响利率的外生性

五、货币错配影响汇率的变动

第三节 货币错配影响物价和产出的理论分析

一、宏观视角:净值效应与竞争效应的叠加

二、微观视角:通过汇率渠道产生的净值效应

第四章 货币错配影响货币供给量及汇率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货币错配对货币供给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二、序列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

三、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与方差分解

四、Granger因果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

第二节 货币错配对实际有效汇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指标选取与分析方法

二、序列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

三、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四、Granger因果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

第五章 货币错配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产出效应与价格效应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实证研究方法

一、模型的构建

二、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第二节 货币错配通过货币供给量影响产出的实证检验

一、序列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

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三、Granger因果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

第三节 货币错配通过汇率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一、序列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

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三、Granger因果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

第四节 货币错配通过货币供给量影响物价变动的实证检验

一、序列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三、Granger因果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

第六章 本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本文结论

一、理论分析结论

二、实证分析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短期建议:加强货币错配监管及外汇储备管理

二、中期建议: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三、远期建议: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在对外经济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由于资产、负债或收入、支出使用的计值货币不同而产生货币错配现象。中国也不例外,连续多年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使我国货币当局积累了以巨额外汇储备为特征的债权型货币错配。大规模货币错配的存在不仅会对货币供给量和汇率等货币政策变量构成影响,还会影响到产出增长与物价稳定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本文在梳理和评述国内外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货币错配程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债权型货币错配问题,且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其次,从理论角度阐述了货币错配对货币供给内生性、利率外生性及汇率变动的影响。接着,分别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分析了汇率升值背景下债权型货币错配影响实体经济的竞争效应与净值效应。再次,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我国债权型货币错配情况下货币供给量、汇率这两个货币政策变量所受到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将货币错配引入改进的Karras模型对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错配对货币供给量的三个指标M0、M1、M2影响逐渐增大,且净外币资产型货币错配的累积会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相互作用;货币错配通过货币供给量增长对产出的正向影响比通过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产生的影响要显著,同时货币错配因素会放大货币供给量变动的物价效应。因此,在短期内应加强货币错配监管及外汇储备管理,在中期应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长远来看应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才能预防、控制乃至消除货币错配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