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目的论看商务口译的策略选择问题
【6h】

从目的论看商务口译的策略选择问题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本文结构

第二章 目的论的理论框架

2.1 目的论的形成

2.2 目的论的基本概念

2.2.1 翻译和翻译行为

2.2.2 翻译的目的

2.3 目的论的三大翻译法则

2.3.1 目的法则

2.3.2 连贯性法则

2.3.3 忠实性法则

第三章 目的论在商务口译中的应用

3.1 商务口译的特点

3.2 目的论视角下的商务口译策略

3.2.1 充当文化媒介,协调跨文化交际

3.2.2 调节谈判气氛,积极促成利益最大化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传统观点认为,不论采取何种翻译策略,翻译的理想境界是忠实或等值。然而,在商务口译中,会经常出现译者时而“忠实”时而“叛逆”原文的现象,即存在看似“悖反”的口译策略。学者关于商务口译策略的探讨较多关注策略的优劣,较少系统地、从理论角度解释在商务口译的某一情景下是何种因素影响着口译员的策略选择问题。
  本文尝试从跨学科的角度,以功能主义目的论为指导,通过分析不同商务场景下的口译实例,探讨商务口译的策略选择问题,并论证目的论对商务口译的指导意义。按照目的论,译者的翻译行为首要准则是:译文必须在译语环境中达到所预期的具体交际功能与目的。如此,译者就冲破了关于直译或意译争论的樊笼。目的论对于诠释商务口译中的“忠实”或者“叛逆”现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依据。
  本文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本文结构。第二章系统介绍目的论的理论框架。首先介绍功能翻译理论代表人物KatharinaReiss、Hans.J.Vermeer、 Justa Holz Manttari和Christiane Nord的主要观点对目的论形成和发展的贡献,接着解析目的论的几个重要概念,包括翻译和翻译行为,以及翻译的目的,最后分析目的论的三大翻译法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笔者将商务口译放在目的论的框架中进行分析,结合商务口译案例,探讨影响商务口译策略选择的诸多因素。这一部分主要从译者在商务口译中的两大职能入手,其一是充当文化媒介,协调跨文化交际;其二是调节谈判气氛,积极促成利益最大化。论文的最后部分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尚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