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侵权法的危机研究
【6h】

侵权法的危机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适值法治建设成绩斐然、民法典的制定如火如荼之际,谈论危机或死亡似乎不合时宜,有大煞风景之虞,更兼哗众取宠之嫌。然而,侵权法的危机问题的确是不容回避的理论热点与难点。虽然学者们在著述中对侵权法的危机屡有涉及,但多是对危机现象的简单描述,缺乏系统的论证。而且,学者们在侵权法危机的根源、侵权法功能的改变等问题上还存在分歧甚至是误区,研究现状不容乐观。 本文主要运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侵权法发展脉络的梳理,文章对侵权法危机的根源、侵权法功能的变迁、以及责任保险、社会保障与侵权法危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在最后提出了侵权法危机的应对策略。 第一章论述了侵权法危机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学界在侵权法危机认识上的局限性及其方法论原因,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进行了简要说明。 第二章对侵权法危机的实质与根源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通过对侵权法演进脉络以及侵权法危机背景的分析,文章指出侵权法的危机是现代社会转型时期法治危机乃至整个社会危机的一个表现形式,其实质在于传统侵权法无法因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导致的侵权法理论与实践上的困境。而危机则导源于侵权法内部完善模式的局限性、社会价值共识的破碎、经济分析方法对道德解释论的冲击以及侵权法的固有缺陷。 第三章对责任保险、社会保障制度与侵权法危机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文章对传统观点进行了必要的澄清与检讨,指出责任保险与社会保障制度非但不是侵权法危机的根源,反而有效缓解了侵权法的危机,成功实现了对侵权法的救赎。 第四章是对侵权法危机应对策略的分析。针对侵权法危机的原因,文章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侵权法的功能,避免使其背负“过于繁重之任务”。文章对侵权法功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侵权法的损害填补功能日渐剥离,而其权利创生功能日益凸显。而且文章认为我国侵权法的立法应采取类型化的立法模式,侵权行为类型化比归责原则多元化的提法更准确。最后文章从综合救济体系的角度对侵权法危机的应对进行了论述,指出综合救济的关键乃是多种制度之间的合作,这也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