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尖瓣位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275例临床分析
【6h】

二尖瓣位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275例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缩略词表

1. 前 言

2.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2.1.2患者基本资料:

2.2方法:

2.2.1术后抗凝治疗方法

2.2.2凝血指标检测方法:

2.2.3数据采集方法:

2.2.4抗凝并发症分析报告方法:

2.2.5 统计学方法

3. 结 果

3.1血栓栓塞事件:

3.2出血事件

3.3 A组,B组和C组统计分析结果:

4. 讨 论

4.1 抗凝强度

4.2抗凝治疗给药方法

4.3 华法林抗凝强度监测

4.4特殊情况下抗凝治疗

4.4.1非心脏手术的抗凝桥接治疗

4.4.2妊娠期抗凝治疗

4.5抗凝相关并发症的治疗

5.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摘要

声明

综述: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二尖瓣位机械瓣置换术后合理的抗凝治疗方法,减少抗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选择我科行二尖瓣位机械瓣膜置换(MVR/DVR)患者共275例,术后全部予华法林抗凝治疗,控制INR在预定的目标范围1.5~2.5之间。观察分析275例患者抗凝治疗的强度及其并发症的情况,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275例患者随访0.21年~2.18年,平均1.35年,随访总病人年数为371.25。共采血查INR2891次,平均INR控制水平2.04±1.05,华法林剂量2.62±1.54 mg/d,共收集到抗凝相关并发症40例次,抗凝相关事件总发生率10.77%病人年。其中出血事件36例次,出血事件发生率9.70%病人年,其中严重性出血事件7例,严重性出血事件发生率1.89%病人年。其中栓塞事件性4例次,发生率1.08%病人年,其中中枢性血栓栓塞事件2例次,周围性血栓栓塞事件1例次,左房血栓形成1例次。
  结论:本地区患者采用华法林低强度抗凝(INR1.5~2.5)对于预防二尖瓣位机械瓣膜置换(MVR/DVR)术后血栓栓塞安全有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