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徐渭杂剧艺术探究
【6h】

徐渭杂剧艺术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徐渭杂剧的剧目特色

第一节 徐渭杂剧的题材来源

一、《玉禅师翠乡一梦》题材来源

二、《狂鼓史渔阳三弄》题材来源

三、《雌木兰替父从军》题材来源

四、《女状元辞凰得凤》题材来源

五、《歌代啸》题材来源

第二节 徐渭杂剧的思想意蕴

一、对佛教的怀疑和肯定,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怀疑

二、对邪恶势力的强烈控诉,对仕宦之途的欲罢不能

三、对女性的热情讴歌,对传统人生价值观念的反思

第三节 徐渭杂剧创作思想成因

(二)徐渭的科考与仕宦

(三)徐渭的交游

第二章 徐渭杂剧的体制特色

第一节 折数惯例的突破

第二节 演唱方式的改变

第三节 宫调曲牌的运用

一、宫调的运用

二、曲牌的选用

第四节 脚色行当的分配

第三章 徐渭杂剧的舞台艺术设计

第一节 情节结构的布置

一、以“意”统筹全剧

二、以场景转换来展现情节的转变

三、以正反搭配揭示戏剧情节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曲词的独特风格

第三节 宾白的审美特征

一、宾白的本色化

二、宾白的动作性

三、宾白的隐喻性

第四节 科介类型的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徐渭在戏曲作品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有《歌代啸》和《四声猿》,它们都得到了文学界的极高评价。
  徐渭《四声猿》中四个故事的题材并非原创,这可以从民间流传的故事以及史料记载中看出。但是,徐渭在处理这些题材的时候,加入了极多自身经历的成分。同样的,《歌代啸》中的四个故事也更多地融合了徐渭自身的人生经历。因而,《四声猿》与《歌代啸》中所体现的主题,无论是揭露官场黑暗,还是肯定人性欲望,总给人以徐渭“自吊”之作的感觉。
  徐渭杂剧在体制上也有了极大的创新,首先,他在折数上突破了四折一楔子的惯例,选择以剧情来定折数;其次,他在演唱方式上改变了一人唱到底的固有形式,改用剧中角色均可参与,可对唱、合唱、接唱等方式,大大活跃了舞台氛围,加深了角色形象的刻画;另外,他在宫调曲牌的运用上并不像元杂剧那样墨守陈规,而是根据剧情需要和人物塑造来安排;最后,在脚色行当的分配方面,他虽大致沿用元杂剧的脚色体制,但却有意增加剧中脚色,使得剧中脚色的扮演更为灵活自由。此外,徐渭在脚色分配过程中多次使用脚色兼扮,使得舞台调度相对宽松。
  从徐渭杂剧在舞台艺术方面的独具匠心,可以看出他对杂剧的独特审美追求。他的杂剧在情节结构的布置上十分精细,采用了多种编排组合的方式将杂剧的剧情贯穿起来。在曲词风格上,徐渭将其一贯坚持的戏曲理论——“本色化”运用到实践中。不仅如此,为了充分关照曲词的舞台表演性,徐渭杂剧中的曲词风格还颇富动作性,使得剧中人物形象更为立体,剧情更加生动。徐渭杂剧中最能体现其“本色化”特征的当属宾白,广泛运用了俚语、俗语等口语化写作,此外,它的宾白还颇具动作性和隐喻性,这使得演员在舞台表演中的形象更为生动,加深了观众欣赏舞台表演的趣味性。舞台艺术的一大着重点便是演员的科介表演,徐渭杂剧细化了科介类型的设计,并增加了科介在剧中的分量,使得舞台表演更具完整性,同时也大大迎合了市民阶层对杂剧舞台表演的审美趣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