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缓刑适用中的身份差异研究——以外来人员与本地人员的比较为视角
【6h】

缓刑适用中的身份差异研究——以外来人员与本地人员的比较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缓刑适用条件概述

2.1 缓刑的概念及其价值

2.1.1 缓刑的概念

2.1.2 缓刑的价值

2.2 缓刑适用条件

2.2.1 缓刑适用的形式条件

2.2.2 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

2.2.3 缓刑适用的排除条件

第3章 外来人员缓刑适用存在的身份差异问题及其原因

3.1 缓刑适用存在的身份差异问题

3.1.1 数据统计情况

3.1.2 外来人员缓刑适用现状及特点

3.2 缓刑适用存在的身份差异问题的原因

3.2.1 户籍因素

3.2.2 社区矫正因素

3.2.3 外来人员自身因素

3.2.4 法官个体因素——“首因效应①”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外来人员公正适用缓刑的思考

4.1 建立缓刑保证人、保证金制度

4.2 完善社区矫正制度

4.2.1 建立外来人员社区矫正的分类管理制度

4.2.2 建立外来人员社区矫正的异地执行移管制度

4.2.3 完善社区矫正的监禁刑替代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员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但在以农民工为主要构成部分的外来人员在为城市的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外来人员日益增长的犯罪率也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被告人要受到与他犯下罪责相一致的惩处。从理论而言,外来人员缓刑的适用情况应当与本地人员的缓刑适用的情况整体相和谐,且不存在任何因户籍等非法律因素而导致的不平等现象。但根据笔者在日常的审判工作中发现,外来人员的缓刑适用率和缓刑适用的比例明显低于本地人员,这与刑法矫正正义和分配正义的追求是不一致的。因此,对这一现状的改善是十分必要,又是十分紧迫的。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缓刑适用概述。在这一部分中,笔者主要从缓刑的概念、价值和适用条件出发,为以后进行的系统论证提供稳固的理论来源。缓刑的价值包括:缓刑可以弥补报应刑的不足;缓刑可以弥补短期自由刑的不足。缓刑适用的前提是对其适用条件的判断,这在缓刑是否适用中,是问题的理论根源,具体包括:缓刑适用的形式条件、实质条件和排除条件。第二部分为外来人员缓刑适用中存在的身份差异及其原因。在本部分中通过对外来人员缓刑适用与本地人员缓刑适用的比较分析,得出外来人员与本地人员的在适用缓刑上存在身份差异问题;然后具体分析缓刑适用存在身份差异的原因,原因包括:户籍因素、审前社会风险评估难以实行和外来人员的缓刑执行条件较差等社区矫正方面的因素、外来人员自身因素、法官个体受首因效应影响等因素。第三部分为公正适用缓刑的思考。在本部分中笔者针对前面分析的外来人员缓刑适用中存在身份差异的原因提出进一步完善缓刑相关制度的建议:建立缓刑制度保证人、保证金制度;建立外来人员社区矫正的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外来人员社区矫正的异地执行移管制度;完善社区矫正的监禁刑替代措施;法官要有担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