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模式血液净化组合对脓毒症血清PCT、hs-CRP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6h】

不同模式血液净化组合对脓毒症血清PCT、hs-CRP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一般资料

2. APACHEⅡ评分

3. CBP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4.CBP对PCT水平的影响

5.CBP对hs-CRP水平的影响

讨论

一.脓毒症与炎症介质的关系

二.脓毒症与PCT的关系

三.脓毒症与hs-CRP的关系

四.CBP在脓毒症治疗上的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致谢

略 缩 词 表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sepsis患者通过不同模式血液净化治疗,观察其血清TNF-α、IL-6、IL-1、hs-CRP、PCT浓度的变化,探讨不同模式血液净化治疗后sepsis患者血清TNF-α、IL-1、IL-6、hs-CRP、PCT浓度的变化规律,为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方法:根据2001年关于脓毒症诊断新标准的国际会议,将30例符合sepsis标准诊断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H组(HP+CVVH)和P组(PP+CVVH),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VVH治疗,其中H组行HP治疗2小时后再接着行CVVH治疗,P组行PP治疗2小时后再接着行CVVH治疗,每组患者的总血液净化时间不低于24小时。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于CBP治疗0h、2h、6h、12h及24h后血清TNF-α、IL-6、IL-1、hs-CRP的浓度水平,用散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PCT的浓度水平,并比较两组脓毒症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同时间血清TNF-α、IL-6、IL-1、hs-CRP、PCT浓度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CBP治疗12h、24h后的APACHEⅡ评分的动态变化。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11.5进行数据处理,所有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取α=0.05,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差异。
  结果:⑴APACHEⅡ评分:两组患者CBP治疗前APACHE I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21.50±6.30 vs23.10±6.80,P>0.05);H组经CBP治疗后12h和24h APACHE II评分较0h明显降低(17.68±3.30 vs21.50±6.30及15.56±2.97 vs21.50±6.30,P<0.05),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组经CBP治疗后12h和24h APACHE II评分较0h减少(15.30±2.80 vs23.10±6.80,P<0.05及13.20±2.50 vs23.10±6.80,P<0.05),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组同时间(12h,24h)与H组比较,APACHE II评分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差异(15.30±2.80 vs17.68±3.30,P<0.05;13.20±2.50 vs15.56±2.97,P<0.05)。⑵IL-1:H组IL-1于CBP治疗2h及6h下降明显(P<0.01,P<0.05),有统计学意义上差异,尽管CBP治疗12h和24h后IL-1下降,但差异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IL-1于CBP治疗2h、6h、12h及24h后均出现显著下降(P<0.01,P<0.01,P<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同时间与H组比较,P组于CBP治疗2h,IL-1下降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上差异。⑶IL-6:H组IL-6于CBP治疗2h及6h出现下降(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尽管CBP治疗12h和24h后IL-6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IL-6于CBP治疗2h、6h及12h后均显著下降(P<0.01,P<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上差异,于24h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与H组比较,P组于CBP治疗2h,IL-1下降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⑷TNF-α:H组及P组CBP治疗2h、6h及12h后,TNF-α下降明显(P<0.05,P<0.01,P<0.05),有统计学意义上差异,尽管CBP治疗24h后两组TNF-α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与H组比较,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⑸PCT:H组及P组CBP治疗2h、6h、12h及24h后PCT均下降明显(H组:P<0.05,P<0.05,P<0.05,P<0.05;P组:P<0.01,P<0.01,P<0.05,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差异,同时间与H组比较,P组于CBP治疗2h,6h PCT下降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⑹hs-CRP:H组及P组CBP治疗2h、6h、12h及24h后hs-CRP显著下降(H组:P<0.05,P<0.05,P<0.05,P<0.01;P组:P<0.05,P<0.05,P<0.01,P<0.01),有统计学意义上差异,同时间与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①HP+CVVH与PP+CVVH均能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血清IL-1、IL-6、TNF-a、PCT及hs-CRP水平,在清除这些指标的程度及持续时间上PP+CVVH模式组合优于HP+CVVH组合,尤其突出PP对上述指标的清除作用。②HP+CVVH与PP+CVVH均能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对提高脓毒症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具有明确的临床意义,且PP+CVVH对降低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优于HP+CVVH。③新型模式PP+CVVH组合用于脓毒症的治疗,对清除脓毒症患者血清IL-1、IL-6、TNF-a、PCT及hs-CRP水平效果明确,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是目前脓毒症血液净化治疗的理想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