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三角”理论下的“越X越Y”格式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6h】

“小三角”理论下的“越X越Y”格式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0.2 文献综述

0.3 语料来源、研究对象及方法

0.4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1章 “越X越Y”格式母语语料的考察

1.1 “越X越Y”格式的语表形式

1.2 “越X越Y”格式的语里意义

1.3 “越X越Y”格式的语用价值

1.4 表里印证、语值验察

第2章 高级阶段留学生“越X越Y”格式的使用考察

2.1 正例考察

2.2 偏误分析

2.3 考察结论

第3章 大纲及教材中“越X越Y”格式的考察

3.1 大纲中的“越X越Y”格式

3.2 教材中的“越X越Y”格式

3.3 考察结论

第4章 “越X越Y”格式“表里值”分层教学法探究

4.1 “越X越Y”格式的教学顺序

4.2 “越X越Y”格式的练习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采用“小三角”理论,对“越 X越 Y”格式在母语语料以及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表现进行考察。对母语语料和高级阶段留学生作文语料的表里值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留学生使用“越X越Y”格式时常见的偏误,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几部常见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和教材和进行的“小三角”的考察后发现,这些大纲和教材中普遍存在重语表形式的讲练,轻语里、语值的操练问题。针对上述现象,我们设计了“越X越Y”格式的“表里值”分层教学法。
  首先,文章对“小三角”理论、“越 X越 Y”格式在母语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回顾。其次,通过对“越X越Y”格式的母语语料进行表里值三个方面的探究,总结出“越 X越 Y”格式的八种语表形式及其使用频率,从倚变关系、语义特征以及句法关系三个角度探究“越 X越 Y”格式的语里意义,并概括出传递时间变化、呈现对比关系以及凸出焦点信息,三种语用价值。再次,从正例和偏误两个角度,考察高级阶段留学生“越X越Y”格式的使用情况,发现“越来越 A/AP”是留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表形式,并对留学生使用该格式时所产生的偏误进行归类,并将产生偏误的原因归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由此认为留学生对于该格式的语里及语值的掌握并不熟练。然后,在对大纲和教材中的“越 X越Y”格式进行表里值三个维度的考察后,发现在大纲和教材中普遍存在着重语表轻里值的现象。
  最后,根据前述所得研究成果,提出了“越X越Y”格式“表里值”分层教学法,并对“越X越Y”格式的练习设计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