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职场排斥对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心理安全感和特质性调节焦点的作用
【6h】

职场排斥对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心理安全感和特质性调节焦点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主要目标与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职场排斥的研究

2.2 心理安全感的研究

2.3 特质性调节焦点的研究

2.4 强制性公民行为的研究

2.5 各变量间的关系研究

2.6 小结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3.1 研究假设

3.2 理论模型

3.3 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问卷设计

4.2 预调研数据与方法说明

4.3 预调研测试结果分析

4.4 正式问卷的形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据分析

5.1 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5.2 共同方法变异检验

5.3 信效度检验

5.4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5.5相关性分析

5.6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5.7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假设结果讨论

6.2 管理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预调研问卷

附录B 正式调研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我国企业讲究“关系”和“圈子”文化,其中人际冲突、暗中角力、划分派系等排斥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威胁着员工的身心健康与个人成长,也给组织带来一系列的恶劣影响。在当前学术界,职场排斥对员工的行为反应主要指向正反两面。鉴于此,在本研究将对494份问卷调查样本数据运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有效分析,深入探讨在心理安全感中介效应和特质性调节焦点的调节效应影响下,职场排斥和员工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关系。强制性公民行为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组织公民行为,但作为组织公民行为的阴暗面,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被排斥员工想要融合到集体中并缓解排斥的美好愿望,在管理实践中应予妥善分辨。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运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发现,“上司排斥”感知水平在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和单位类型的员工中存在显著差异;“同事排斥”感知水平在不同年龄和学历水平的员工中存在显著差异,这种显著差异也存在于“心理安全感”上。“防御焦点”在不同年龄、学历水平、工作年限的员工中存在显著差异;“强制性公民行为”的表现在不同工作年限的员工中存在显著差异。
  第二,通过相关性检验初步验证了职场排斥(上司排斥和同事排斥)均与员工强制性公民行为显著正相关,再通过整体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和中介效应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职场排斥(上司排斥和同事排斥)对强制性公民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
  第三,在职场排斥(上司排斥和同事排斥)和强制性公民行为之间,心理安全感存在中介作用。整体结构方程模型路径系数结果表明,上司排斥和同事排斥对心理安全感存在负向作用,而心理安全感对强制性公民行为存在负向作用。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心理安全感在上司排斥对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同事排斥对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第四,在特质性调节焦点的两个维度中,提升焦点对职场排斥(上司排斥和同事排斥)与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关系中均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防御焦点对职场排斥和强制性公民行为间相关性的负向调节作用未得到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