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介导截短组织因子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
【6h】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介导截短组织因子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一.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血管密切相关

二.以血管为靶点的肿瘤靶向治疗

1.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治疗

2.阻断肿瘤血流的治疗

3.截短的组织因子(tTF)为效应因子的肿瘤血管靶向治疗

三.大肠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现状

1.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靶向治疗

2.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治疗

3.多种靶向治疗联合应用治疗晚期大肠癌

四.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一部分(RGD)3-tTF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活性鉴定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与试剂

2.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基因构建

2.重组子的筛选和序列分析

3.目的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4.蛋白浓度测定

5.目的蛋白的活性鉴定

三.讨论

第二部分:融合蛋白在大肠癌小鼠模型的体内定位和抑瘤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

2.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融合蛋白的活体荧光定位

2.融合蛋白的组织切片荧光定位

3.融合蛋白的抑瘤效果

三.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肿瘤血管的分子靶向治疗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肿瘤血管作为癌症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有报道称利用抗体(Ab)作为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胞外区截短组织因子(truncatedTissueFactor,tTF)的载体,表达的抗体-截短组织因子(Ab-tTF)融合蛋白能够选择性结合肿瘤血管,诱发实体肿瘤组织血管栓塞,导致肿瘤衰退,但是该方法存在一些弊端。本实验以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多肽重复序列作为tTF的载体,表达(RGD)3-tTF融合蛋白,研究(RGD)3-tTF融合蛋白对大肠癌的治疗作用。
   材料和方法:(1)用3个串联的RGD多肽作为tTF的载体,构建(RGD)3-tTF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上表达(RGD)3-tTF融合蛋白并用镍亲和层析柱纯化。(2)在体外通过凝血实验检测(RGD)3-tTF融合蛋白的凝血活性。(3)建立大肠癌小鼠动物模型,异硫氰酸罗丹明B(RBITC)标记(RGD)3-tTF、tTF融合蛋白,运用活体成像技术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融合蛋白在大肠癌小鼠模型体内的定位。(4)检测(RGD)3-tTF融合蛋白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
   结果:在Ca2+存在时,随着(RGD)3-tTF融合蛋白浓度的增加,凝血时间相应缩短,浓度为6μmol/L时,凝血时间是(8.6±0.2)min(与浓度为0μmol/L组比较,P<0.05)。(RGD)3-tTF融合蛋白的凝血活性与tTF相仿(P>0.05)。活体成像技术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注射标记了RBITC荧光的(RGD)3-tTF融合蛋白富集在小鼠的肿瘤血管腔。抑瘤实验中,(RGD)3-tTF融合蛋白能诱导肿瘤血管形成血栓,给药后第1、3、5天,(RGD)3-tTF组的肿瘤体积分别为(120.8±4.8)mm3、(93.8±3.4)mm3、(132.2±7.7)mm3,显著小于tTF组和磷酸缓冲液(PBS)组(P<0.05),tTF组和PBS组之间的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成功制备的(RGD)3-tTF融合蛋白保留了组织因子的凝血活性并靶向定位在肿瘤血管,能诱导肿瘤血管形成血栓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有望成为治疗大肠癌的一种新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