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正己烷对卵巢雌、孕激素合成干扰及其机制研究
【6h】

正己烷对卵巢雌、孕激素合成干扰及其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雌(女)性性腺毒性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
   正己烷(n-Hexane)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机溶剂,其对女(雌)性生殖内分泌的干扰作用近年来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研究并了解正己烷对卵巢颗粒细胞性激素合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对于正己烷职业危害的防治,尤其是对职业女工生殖危害的防治机制研究具重要意义,也必将为正己烷的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方法:
   本实验研究主要通过正己烷对卵巢颗粒细胞性激素合成过程中三大重要环节的影响,对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展开体内外实验研究。
   1.体内染毒实验:48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4组,静式吸入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0、3.01、9.03、27.1g/m3。每天4小时,每周6天,持续6周。染毒结束后,观察动情周期,待大鼠进入动情期,取血制备血清测定激素水平;取卵巢,提取颗粒细胞作体外培养,观察不同剂量组正己烷染毒后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培养液中E2和P4的变化,并测定颗粒细胞StAR、P450scc和P450arom mRNA表达。
   2.体外染毒实验:28天龄的未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每只皮下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0IU。48小时后提取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正交设计表L16(45)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染毒剂量2,5-己二酮(0、20、40、60 mmol/L)和染料木黄酮(0、15、30、60 umol/L)对卵巢颗粒细胞培养液中E2和P4的变化,并测定颗粒细胞StAR、P450scc和P450arom mRNA表达。
   结果:
   大鼠静式吸入染毒实验结果
   1.各剂量组大鼠动情周期呈明显缩短趋势(p<0.05),其中高剂量组大鼠动情期、动情间期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大鼠血清E2、P4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体内染毒可降低各剂量组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分泌E2水平以及高剂量组体外分泌P4水平(P<0.05),而刺激低剂量组P4分泌显著升高(P<0.05)。
   4.体内染毒可抑制高剂量组的StAR mRNA和P450scc mRNA表达,而低剂量组的StAR mRNA和P450scc mRNA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5.各剂量组P450arom mRNA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卵巢颗粒细胞体外染毒实验结果
   1.低剂量2,5-HD组颗粒细胞培养液中E2和P4的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而中、高剂量组的E2含量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各剂量Gen组均能抑制颗粒细胞体外分泌E2和P4(P<0.05)。2,5-HD和Gen对卵巢颗粒细胞分泌E2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而对P4分泌不存在交互作用。
   3.低剂量2,5-HD组StAR mRNA和P450scc 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
   4.低剂量2,5-HD组P450arom mRNA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中、高剂量2,5-HD组P450arom mRNA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1.正己烷具有明显的雌性生殖内分泌干扰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表现为:大鼠动情周期的异常变化(静式吸入染毒6周后,高剂量组大鼠动情期、动情间期明显缩短)、卵巢颗粒细胞性激素合成功能障碍。
   2.正己烷可通过影响卵巢颗粒细胞雌、孕激素合成过程中StAR蛋白、P450scc和P450arom的表达进而干扰雌、孕激素的合成。这可能是正己烷的生殖内分泌干扰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3.正己烷可能存在“毒物低剂量兴奋效应”(3.01g/m3,静式吸入染毒6周),但其结果及确切机制尚有待进一步观察。但较大剂量正己烷对孕激素合成水平的明显抑制作用则不容忽视。
   4.大豆异黄酮对于低剂量正己烷颗粒细胞E2合成的低剂量兴奋效应可能具有调节抑制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