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粪肠球菌再感染大鼠根尖周炎模型建立及其病程进展分析
【6h】

粪肠球菌再感染大鼠根尖周炎模型建立及其病程进展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索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粪肠球菌再感染根尖周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实验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X线影像分析

2.2 根尖周组织学分析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粪肠球菌再感染根尖周炎的病变过程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实验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X线影像分析

2.2 根尖周组织学分析结果

2.3 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TNF-α表达结果

2.4 混合菌初次感染根尖周炎病程进展

2.5 粪肠球菌再感染根尖周炎病程进展

3 讨论

参考文献

再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在髓腔开放配合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s, LPS)诱导法建立混合菌初次感染大鼠慢性根尖周炎模型基础上采用粪肠球菌(Enterococus faecalis, E.faecalis)二次感染的方法,构建E.faecalis再感染大鼠根尖周炎模型,定期检测建模过程中及建模成功后一段时间内实验牙根尖区骨质破坏面积、根尖区炎症状态及炎症因子表达量。比较E.faecalis再感染大鼠根尖周炎与混合菌初次感染大鼠慢性根尖周炎的病程进展差异。
  方法:(1)SD大鼠18只,采用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开髓后置入LPS并自然暴露于口腔正常菌群的方法建立混合菌(不含E.faecalis)初次感染慢性根尖周炎模型,建模成功后对实验牙行根管预备、封药消毒2周,其后去封根管内注入E.faecalis菌悬液,封闭洞口形成E.faecalis再感染。分别在混合菌初次感染慢性根尖周炎模型建模成功、根管消毒2周,以及E.faecalis再感染根尖周炎1周时随机处死6只大鼠,通过X线测量法和HE染色,检测实验牙根尖区骨质破坏面积和根尖炎症状态。(2)SD大鼠30只分三组,分别为混合菌初次感染慢性根尖周炎组(简称慢性根尖周炎组)、慢性根尖周炎经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 Ca(OH)2)治疗组(简称Ca(OH)2治疗组)和E.faecalis再感染根尖周炎组(简称再感染根尖周炎组,建立E.faecalis再感染根尖周炎后继续观察3周,每周定时观察根尖区炎症状态),定期通过X线测量法、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实验牙根尖区骨质破坏面积、根尖炎症状态,以及炎症因子的表达量,分析比较其病程进展差异。
  结果:(1)混合菌初次感染根尖周炎组其根尖区骨质破坏边缘清晰,同时HE染色发现根尖区为慢性炎症,这均说明慢性根尖周炎建模成功;根管消毒2周后较慢性根尖周炎模型建模成功时根尖骨质破坏面积减少,炎症程度降低,可见牙骨质增生;E.faecalis再感染根尖周炎1周时根尖区骨质破坏面积增加,且高于慢性根尖周炎建模成功时,同时根尖周出现明显急性炎症,炎细胞浸润增多并可见牙槽骨破坏,这均说明E.faecalis再感染根尖周炎建模成功。(2)再感染根尖周炎组观察3周发现根尖骨质破坏面积持续增加,骨破坏边界不清晰,根尖炎症1-2周时达重度炎症,在3周时转为慢性炎症状态,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 ros is factor-α, TNF-α)表达量在2周后下降;慢性根尖周炎组其根尖骨质破坏面积较小,骨破坏边缘清晰,根尖炎症程度低,TNF-α表达量少;Ca(OH)2治疗组根尖骨质破坏面积最小,炎症消退,可见根尖周牙骨质和牙槽骨新生明显,TNF-α极少量阳性表达。
  结论:在混合菌初次感染大鼠慢性根尖周炎模型基础上,采用先根管消毒,再经根管内注入E.faecalis再感染的方法,可构建E.faecalis再感染大鼠根尖周炎模型。在病变进展方面,混合菌初次感染慢性根尖周炎其根尖区为慢性炎症时骨质破坏已基本停滞,经Ca(OH)2治疗后效果良好;而E.faecalis再感染根尖周炎其根尖周骨质破坏程度较重,在慢性炎症时,仍有进行性溶骨破坏的现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