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h】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 文 缩 略 词 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 材料

1.1 研究对象及一般资料

1.2 研究设备与条件

2 方法

2.1 技术路线图

2.2 技术路线

2.3 统计分析

3 结 果

3.1 入组患者一般观察指标情况

3.2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的总体演变研究

3.3 可能影响肿瘤体积变化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研究

3.4 可能影响肿瘤体积变化的多因素Logis tic回归分析

3.5 对Logis tic回归分析发现的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层研究3.5.1 对原始肿瘤体积因素及T分期因素进行多周期总体研究3.5.1.1 原始肿瘤体积<124000mm3组的多周期体积变化研究

4 讨 论

4.1 研究意义

4.2 设计依据

4.3 体积测量

4.4 结果分析

4.5研究局限及展望

5.结 论

第二部分诱导化疗在保护放疗危及器官的放疗计划模拟研究

1 材料

1.1研究对象及一般资料

1.2 研究设备与条件

2 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统计分析

3 结 果

3.1 入组患者一般观察指标情况

3.2 诱导化疗在保护放疗危及器官的放疗计划模拟研究

3.讨 论

3.1 研究意义

3.2 设计依据

3.3 结果分析

3.4 研究局限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尤其是中晚期NSCLC的治疗需要多手段综合治疗已成共识,诱导化疗后放疗或同期放化疗(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CCRT)是较常用的方式,但诱导化疗几个周期最合适目前尚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亦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目前NSCLC治疗前的肿瘤体积对预后的影响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对NSCLC多周期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拟通过分析NSCLC化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并对可能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为选择诱导化疗的最佳周期数及放射治疗的最佳介入时机提供理论依据,并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研究不同的诱导化疗周期数在保护放疗危及器官(organsat risk,OAR)的差别。
  材料与方法:
  1.于2008.10~2011.12期间行多周期诱导化疗的首诊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自带体积测量软件及ImageJ图像处理软件测量肿瘤体积,分析各化疗周期完成后患者的肿瘤体积变化情况。
  2.以化疗前原始体积为1,分别计算第一、二、三、四、五、六周期化疗后的肿瘤相对体积,并分别比较化疗前、化疗第一、二、三、四、五、六周期后相邻周期间的肿瘤绝对体积和相对体积的差异。
  3.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对肿瘤相对体积退缩率(以肿瘤体积退缩率30%为界分为两组)的影响,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以中位年龄为界分为两组),肺癌大体分型(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组),肿瘤所在部位(分为上肺和中下肺两组),肿瘤病理类型(分为鳞癌、腺癌和其他类型三组),T分期(分为T1-2和T3-4两组),化疗前肿瘤体积(以124000mm3为界分为两组)。
  4.选取连续的9例NSCLC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患者,假定其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为化疗前肿瘤体积并定义为GTV0。根据前面的研究结果,以化疗一周期后、二周期后……N周期后肿瘤体积退缩率,分别计算其模拟的化疗一、二……N周期后的肿瘤体积,并分别定义为GTV1、G T V2……GT Vn。分别以这些GTV为基础同等条件下扩为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后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并命名为Plan0,Plan1,Plan2……Plan-n,比较不同计划之间的肺V20、肺V5、肺V30、平均肺剂量(mean lung dose,MLD)、食管V45、心脏V40有无差异。
  5.以配对t检验分析各相邻化疗周期之间肿瘤体积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分别分析各可能影响因素对肿瘤相对体积变化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肿瘤相对体积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独立影响因素行分层分析。采用区组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化疗周期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OAR剂量容积参数。以P≤0.05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1.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例共135例,治疗前原发灶肿瘤体积(85747.79±93281.41)mm3。第一、二、三、四、五、六周期化疗后各组的肿瘤绝对体积分别为(62669.65±61373.10)mm3、(71222.24±81366.22)mm3、(68883.12±98207.61)mm3、(61312.82±83212.36)mm3、(58952.34±78131.99)mm3、(68207.07±113976.98)mm3。第一、二、三、四、五、六周期化疗后各组的肿瘤相对体积分别为(0.8201±0.3405)、(0.8647±0.5678)、(0.9524±1.0282)、(0.9058±0.8502)、(0.9640±0.9937)、(1.0343±0.9908)。绝对体积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如下:化疗前和1周期后间和化疗4周期和5周期后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402和-2.023,P值分别为<0.001和0.049,其他各相邻周期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体积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如下:化疗前和1周期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5.640,P<0.001),其他各相邻周期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始体积大小为化疗1周期后肿瘤相对体积变化率的影响因素(χ2=4.640,P=0.031),而其他因素与化疗1周期后肿瘤相对体积变化无显著相关。
  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分期(χ2=3.901,P=0.048,OR=2.410)和原始体积大小(χ2=6.478,P=0.011,OR=0.538)分别为影响化疗1周期后肿瘤退缩率独立影响因素。
  4.分别按T分期和原始体积大小进行分层分析,各组进行相邻周期间配对t检验结果如下:化疗前和化疗一周期后对比,各组绝对体积和相对体积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绝对体积:<124000mm3组(t=3.177,P=0.002),≥124000mm3组(t=6.093,P<0.001),T1-2组(t=3.091,P=0.003),T3-4组(t=4.613,P<0.001);相对体积:<124000mm3组(t=3.756,P<0.001),≥124000mm3组(t=6.093,P<0.001),T1-2组(t=3.091,P=0.003),T3-4组(t=4.613,P<0.001);余各组相邻周期间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5.Plan0,P lan1,P lan2危及器官剂量容积参数区组方差分析结果如下:肺V5(F=25.037,P<0.001),肺V20(F=23.452,P<0.001),肺V30(F=34.205,P<0.001),MLD(F=29.247,P<0.001),心脏V40(F=4.378,P<0.001),食管V45(F=3.934,P<0.001),方差分析后两两比较结果如下:P lan0对比P lan1:肺V5(P<0.001),肺V20(P<0.001),肺V30(P<0.001),MLD(P<0.001),心脏V40(P=0.015),食管V45(P=0.020);P lan1对比P lan2:肺V5(P=0.297),肺V20(P=0.204),肺V30(P=0.069),MLD(P=0.178),心脏V40(P=0.696),食管V45(P=0.676).
  结论:
  1.NSCLC患者第一、二、三、四、五、六周期化疗后体积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化疗一周期后NSCLC平均原发灶肿瘤体积明显下降,化疗二、三、四周期后无明显变化,第五周期可能出现反弹。因此,若采用诱导化疗,可能一周期最佳,不要超过四周期。
  2.T分期和原始肿瘤体积大小是化疗第一周期后肿瘤退缩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原始体积较大组较原始体积较小组的第一周期肿瘤退缩率相对较好,而T1-2组较T3-4组的第一周期肿瘤退缩率相对较好。
  3.分层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绝对体积及相对体积变化情况影响变量各水平大体一致。
  4.诱导化疗一周期行放疗能更好的保护危及器官,诱导化疗两周期相较于诱导化疗一周期在危及器官的保护上并没有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