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肠癌EpCAM表达及DNA含量分析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二者相关性研究
【6h】

大肠癌EpCAM表达及DNA含量分析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二者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1.2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

1.4 实验方法及步骤

【实验结果】

1. EpCAM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学关系

2. DNA含量分析(细胞周期分析)

3 EpCAM表达强度和细胞增殖活性(SPF、PI)之间的关系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EpCAM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大肠癌EpCAM(上皮细胞粘附分子,CD326)表达和DNA含量分析(细胞周期分析)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同时对二者相关性进行研究。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55新鲜大肠癌组织及癌旁黏膜组织细胞EpCAM的表达水平,用阳性率(PPC)和平均荧光强度(MFI)表示;同时应用相应的细胞周期分析仪对相应肿瘤组织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分析。从细胞定量术角度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和在大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结果:55例大肠癌肿瘤组织EpCAM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3.48±7.07%,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43.56±5.29%,t=39.22,P<0.001。55例大肠癌肿瘤组织EpCAM蛋白MFI值28.90(19.60-45.89),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4.89(3.79-6.28),Z=-6.45,P<0.001。浸润型+溃疡型、低分化、高Dukes分期、高pTNM分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EpCAM蛋白的平均荧光强度及阳性百分率显著高于对应组(P<0.01)。DNA含量分析显示:55例大肠癌有39例(70.90%)为多倍体,DNA指数(DI)和DNA倍体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同时,在EpCAM表达阳性的病例中,DI随着EpCAM表达增强而升高(相关系数r=0.668,p=0.000);而增殖指标(SPF、PI)也随着EpCAM表达增强而升高(相关系数r=0.664,p=0.000;r=0.651,p=0.000)。
  结论:大肠腺癌EpCAM表达和DNA含量分析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增殖密切相关,同时检测EpCAM表达和DNA含量分析能为大肠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