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身常温与低温体外循环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肾功能损伤的比较
【6h】

全身常温与低温体外循环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肾功能损伤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

1.4排除标准

1.5 分组

1.6麻醉诱导及术中维持的处理:麻醉方法无特殊调整,均遵循常规操作规程

1.7体外循环的处理

1.8数据收集

1.9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术前一般情况

2.2两组患儿术中情况对比

2.3两组患儿术后肾功能情况的对比

2.3 两组术后发生AKI患儿与非AKI患儿单因素分析

2.5 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运蛋白在心脏手术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的近期研究进展

致谢

教育背景

附图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常温体外循环与低温体外循环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明确该类患儿选择不同温度体外循环方式对术后肾功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
  单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开放研究。经心脏彩超确诊,并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的14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取非随机对照方法入组。常温组(76例)采用全身常温,主动脉阻断后立即灌注冷晶体停跳液使心脏迅速停跳,低温组(71例)在体外循环开始后即开始血液降温,余处理与常温组相同。术前记录所有患儿性别、年龄、体重、血肌酐值、尿素氮值、胱抑素C值,同时记录两组患儿的术中最低鼻咽温、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分别在体外循环结束时、体外循环结束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留取患儿血液样本并立即分离血清检测血肌酐值、尿素氮以及胱抑素C。
  结果:
  1、相比于低温体外循环,常温体外循环术后患儿并发AKI的人数明显要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术后并发AKI的患儿较未发生AKI的患儿在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年龄及术中最低鼻咽温这些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体重及体外循环时间方面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对单因素分析中 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升主动脉阻断时间(OR=0.972)及年龄(OR=1.028)对于体外循环术后并发AKI预测价值一般,而手术时间(OR=0.713)及术中最低鼻咽温(OR=2.331)则相对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结论:
  与传统的低温体外循环相比,常温体外循环在这些患儿肾保护方面占有相对的优势,其原因在于常温体外循环具有更短的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更高的术中最低鼻咽温,但仍需要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