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伊马替尼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分析及与SLC22A1基因多态性关联性研究
【6h】

伊马替尼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分析及与SLC22A1基因多态性关联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略缩词及注解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患者纳入/剔除标准

2 主要试剂和仪器

3 主要实验步骤

4 患者随访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患者基本信息:

2 LC-MS/MS的方法学考察

3 血药浓度检测结果概况

4 影响甲磺酸伊马替尼血药浓度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5 甲磺酸伊马替尼血药浓度与基因多态性关联性分析

讨论

1.影响伊马替尼血药浓度的临床特征

2、基因多态性与血药浓度间的关联性

3、本实验的优点、局限性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中国人伊马替尼血药浓度阈值确定的重要性及其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胃肠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中高危 GIST的一线用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延长无进展生存期。B2222临床回顾性研究提示伊马替尼谷浓度(Cmin)>1100μg/L的患者能够明显受益;法国的一项临床研究认为伊马替尼Cmin浓度达到760μg/L即可视为合适的有效治疗值。伊马替尼血药浓度与患者的无进展疾病生存期、生存预后息息相关。然而伊马替尼血药浓度在个体内、个体间变异均较大,多种因素均可导致伊马替尼血药浓度的不同,因此进行血药浓度长期监测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各项研究结果各异,且仍缺乏中国人血药浓度监测的大规模有效数据。综上所述,本实验将进行较大规模的GIST患者的伊马替尼血药浓度监测,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及与特定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间的联系性,为后进一步确定中国人甲磺酸伊马替尼有效治疗浓度窗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科研价值。
  方法:患者收集血液时机距上次服药时间为(24±2)h,离体5小时内进行离心,提取血浆后,运用高效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进行血药浓度检测;离心后沉淀血细胞运用 TIANamp基因组提取试剂盒进行基因组提取,运用 SNaPshot Multiplex Kit进行SNP多态性分型;不同血药浓度影响因素采用GraphPad prism6.0及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或 t检验,多组间均数统计学差异显著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ANOVA)。
  结果:1、收集规律口服伊马替尼4周以上GIST患者血浆136例,其中原发灶位于胃68例,小肠52例,其他部位16例;发生肝转移17例,腹盆腔转移3例;服药剂量:400mg/d患者125例,300mg/d患者7例,600mg/d患者4例;危险度分级:中危患者39例,高危患者97例;2、LC-MS/MS方法考察,确证该方法专属性、精密性、准确性、稳定性良好,标准曲线和检测下限符合检测要求;3、甲磺酸伊马替尼血药浓度(400mg/d)与患者体表面积(p=0.0356,R2=0.035)、肌酐清除率(p=0.0443,R2=0.072)呈负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年龄、包细胞计数、白蛋白计数、肝脏转氨酶(p>0.05)无相关性;4、伊马替尼血药浓度(400mg/d)与不同手术方式、服药期间每日排便次数会导致血药浓度不同,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服药期间发生水肿与否、是否伴发肝转移血药浓度差别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5、ABCB1 rs1045642、ABCB1 rs1128503、ABCG2 rs2231137、SLC22A1 rs2282143、CYP3A5*3 rs776746位点多态性与血药浓度无关联(p>0.05);SLC22A1 rs628031多态性对血药浓度有影响,GG等位基因患者血药浓度较AG等位基因患者血药浓度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A等位基因患者血药浓度与AG、GG等位基因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LC-MS/MS法进行伊马替尼血药浓度检测有良好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2、伊马替尼血药浓度与体表面积、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3、胃部手术患者较其他手术患者血药浓度值偏低;每日排便次数过多影响血药浓度;4、SLC22A1 rs628031多态性会对伊马替尼血药浓度产生影响;GG等位基因患者血药浓度较AG等位基因患者血药浓度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