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医教协同”背景下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现状与问题研究——以A校为例
【6h】

“医教协同”背景下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现状与问题研究——以A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招生情况

3.2 理论教学

3.3 临床实践

3.4 学习效果

3.5 科研情况

3.6 学生对培养过程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3.7 导师对专业学位培养过程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3.8 “医教协同”培养改革相关访谈情况

4 讨论

4.1 “医教协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优点

4.2 “医教协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呈现的问题

5建议

5.1 加强学科建设,保障招生质量

5.2 加强理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效果

5.3 适应培养模式变化,做好临床研究

5.4 合理安排轮转,强化专业技能

5.5 重视临床教学,保障规培质量

5.6 加强师生交流,促进教学互动

5.7 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热情

5.8 关注学生健康,助力学生成才

5.9 创建协作平台,合力推进工作

6 研究特色与不足

6.1 特色

6.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我国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实施与发展

附件

展开▼

摘要

目的:客观呈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医教协同”培养模式下 A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现状,明确成效,查找问题,探求相关影响因素,提出现阶段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的合理建议,为国家有关部门、医学院校优化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科学可行的借鉴和依据。
  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医学教育政策,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其导师、研究生院负责培养工作的老师、理论课教师、临床带教老师等进行访谈了解 A校“医教协同”专业学位培养概况,收集生源信息,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A校实施“医教协同”培养改革前的2014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91人和改革后2015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79人及两年均有招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50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师生交流、理论教学、科研参与、临床实践、执业医师资格考核等专业学位培养情况与师生对“医教协同”培养模式持有的态度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信效度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差异性分析等方法。
  结果:“医教协同”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得到大多数师生的赞成,认为该模式能更好地提高临床能力,培养“能看病,会看病”的医生,但仍需要不断完善。该培养模式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质量较好,学生临床能力较扎实,但“医教协同”培养模式实施不久,师生对当前下的师生交流、理论教学、科研情况、临床实践及学生时间精力配比的满意度均低于传统培养模式,多数硕士生导师更倾向于招收科学学位研究生。许多师生提出临床轮转安排不合理,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时间太少的问题。
  结论:“医教协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具有培养目标明确、节约时间、整合资源、保障生源和强化临床能力等优点,得到多数师生的认可,但也呈现出招生专业分布不均、理论教学效果欠佳、临床实践安排不够合理,实践质量不高,科研转变还不适应、师生交流不够深入、实践精力难以平衡等问题。
  建议:医学高等院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面协作配合,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理论教学成效、推动临床科研转变、合理安排临床实践,促进师生互动,创新激励机制等方式促进“医教协同”背景下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