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闽南海洋社会与民间信仰——以福建东山关帝信仰为例
【6h】

闽南海洋社会与民间信仰——以福建东山关帝信仰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文文摘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1.2研究方法和思路

1.3本文的框架

第2章闽南海洋社会和海洋文明

2.1前言

2.2闽南海洋社会的经济模式

2.3闽南海洋社会的人文性格

2.4闽南海洋社会的民间信仰

第3章东山社会变迁与关帝信仰功能转换

3.1战神的出现:明末前的东山社会与关帝信仰

3.2帝祖的诞生:“迁界”与“复界”中的关帝信仰

3.3财神与海神:转型后东山社会的关帝信仰

第4章当代社会民间信仰复兴下的东山关帝信仰

4.1当代社会民间信仰的复兴与重建

4.2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的思考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福建的闽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民间信仰非常活跃的地区,加之这一特区具有特殊的海洋因子,所形成的海洋社会更让该地区的民闻信仰与社会发展和人文心态的互相交融,成为我们考察区域历史进程的一条重要线索。本文拟从在闽南地区备受推崇、香火鼎盛的关帝信仰,在典型的海洋社会区域东山岛,以时间为纲,根据关帝信仰功能在该地区不断的改变和扩大为主线,从中去探索海洋社会的发展规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闽南地区民间信仰的复兴和重建,官方和民间都从各自的角度和需要不断地推动东山关帝信仰的发展,而连续十七届的关帝文化节的举办,从主办方的易主到文化节名称的改变也提供了一个如何更理性看待新时期民间信仰的发展的事例。 闽南地区,主要是指福建的漳州、厦门和泉州,在地理上三个市都濒临海洋,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优良的港口;其中厦门港和东山湾,是全国罕见的天然深水港湾,它们具有不冻不淤(或基本不淤)、屏障良好、风平浪静、深水岸线长、通海航道优良等特点,可泊5万吨至10万吨级的深水港就有6处,占全国深水港的1/6。而且港中有湾,港中套湾,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这些为闽男地区海洋社会的构建和海洋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整体上看该地区在文化上语言共通、习俗相近,居民的人文性格海洋性突出。特别是从明代以来,国家对闽南地区屡次变更的海洋政策和东南边陲外敌的数次入侵以及多次战争使该地区的社会变迁跌宕起伏,而作为全国民间信仰最为发达的地区,民间信仰在明代以来闽南海洋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考察关帝这尊全民族共同顶礼膜拜的神灵在东山社会历时性变迁中所起的作用对深入研究区域社会发展与民间信仰互动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第一章为绪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充分介绍当前史学界对关帝信仰和福建民间信仰的研究现状后,提出研究本课题的原因和意义;第二部分叙述本文将采用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结合目前所收集的各类史料、文献和田野调查情况对全文的论文框架和每部分所要撰写的内容进行综述。 第二章,重点论述闽南海洋社会构成的物质基础和人文要素。首先介绍闽南海洋社会的行政范围和地理地貌,特别是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港口区位优势,并对东山岛的物质基础进行介绍;其次以时间为经介绍从远古以来闽南海洋社会“以海为田”的生计方式和经济模式;第三介绍闽南海洋社会的居民人文性格;最后对闽南海洋社会的民间信仰特点进行阐述。 第三章,分析从明洪武年间到清宋东山关帝信仰职能和信仰内涵的演变与东山岛社会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东山关帝信仰的“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含二为一的特殊性。从明洪武东山纳入帝国海防要地开始,关帝信仰被官方带入,最初以“战神”面貌出现,随着倭寇肆虐、清初“迁界”和“复界”、“粮户归宗”和商业兴盛等一系列国家和区域社会大变迁,东山关帝信仰的海洋性和宗族性随之诞生,最终在清中期成为一尊无所不能的“全能之神”,更是东山岛居民的“帝祖”。从东山关帝职能的变化中去探寻闽南海洋社会近600年的社会变迁规律。 第四章,考察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改变和民间信仰复兴的大背景下东山关帝信仰新变化和对当地社会产生的影响。作为东出岛民众最为崇信的神灵,几百年来东山关帝庙宇的香火生生不息,从未因外界的变动而断过,而作为台湾大多数关帝庙的祖庙,在当年两岸的交流和对话中更是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当代连续举办十六年的东山关帝文化节更成为全岛每年一度的“节日”。鉴于东山关帝信仰与当地民众生活的密切关系,我们通过对历年来关帝文化节和两岸关帝庙宇的交流我们希望探讨新时期民间信仰发展的新特点和面临的新问题,以期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最五章为结论。通过对东山关帝信仰全面、系统、深入的介绍后,分析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并且透视现代化进程中民间信仰在当代社会中产生的新特点和未来演变的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