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现状分析与改革对策研究
【6h】

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现状分析与改革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文文摘

第1章绪论

1.1选题依据

1.2文献综述

1.2.1田径运动的概念

1.2.2田径运动在现代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

1.2.3对田径课程的再认识

1.2.4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大纲变化的评析

第2章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专家访谈法

2.2.3问卷调查法

2.2.4数理统计法

2.2.5逻辑分析法

第3章结果与分析

3.1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的现状

3.1.1指导思想的现状

3.1.2课程目标的现状

3.1.3《田径教学指导纲要》的执行情况

3.1.4田径场地设施的现状

3.1.5田径课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

3.1.6田径课成绩考核的情况

第4章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4.1确立“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4.2更新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定位

4.2.1紧密结合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

4.2.2以人才市场为导向,挖掘和拓展田径类课程资源

4.3优化田径普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内容体系

4.3.1确定教育田径课程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

4.3.2加强综合性田径课程的建设,融竞技、健身和趣味于一体

4.3.3田径教学内容教材化

4.4改革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模式

4.4.1注重人才个性培养,建立“伙伴式”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模式

4.4.2逐步形成“开放式”教学模式

4.5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4.5.1优化教学方法结构提高教学效益

4.5.2注重培养学生的田径教学能力及自学自练能力

4.5.3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的实践性

4.6提高教师素质,注意教师角色与行为的转换

第5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田径教学指导纲要》的执行情况、田径场地器材状况、田径课程考核方式等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探讨当前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指导思想正在由学科本位论向社会本位论转变;课程目标存在重知识,重技能,轻情感的教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己经从竞技项目为主的技能类转移,但是缺乏对“健康田径”、“竞技田径”、“娱乐田径”的合理整合,缺乏对学生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缺乏培养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课程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办法不健全,考核与评价仍注重学生技术学习和生物学效果的达标评价,采用终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为辅,缺乏发展性评价。 根据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本论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的指导思想应当在适当兼顾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与社会的发展需要,使其力求达到人、社会、知识三者的辨证统一。基于吉林省的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包含“健康田径”“竞技田径”和“娱乐田径”内容,变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应设立自己的评价体系,改革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的规定与方法的选用要充分考虑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要把与社会接轨提到重要位置上来,紧密结合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挖掘和拓展田径类课程资源,学校只有立足于社会,才能有更好的依托广阔的发展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