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2006年华人社会的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
2006年华人社会的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

2006年华人社会的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澳门
  • 出版时间: 2006-04-29

主办单位:澳门大学

会议文集:2006年华人社会的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全人教育基本上有三个主要目的:(1)全人教育应能帮助儿童及青少年之全面心理发展,其中包括道德发展、智力发展、群性发展、身体发展、性心理发展和情绪发展等。(2)教学的历程应能令学生有一个健康、愉快和充满启发性的成长。(3)全人教育应能培育学生之正面心理发展,例如:个人自主性、自我实现能力、公义及利他品德等。本文以香港两个大型教育研究(《中小学生活及伦理教育》及《共创成长路》)探讨全人教育之意义、实践上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方法。《中小学生活及伦理教育研究计划》於1998年至2001年进行,其目的乃为小学一至三年级及中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创作全人教育的教材套。该教材套为小学及中学生各提供60个教学单元。其内容涵盖道德教育、智力教育、体育、群育、美育、性教育、情绪教育及自然环境教育。《共创成长路——赛马会青少年培育计划》更具规模,该研究的第一部份乃为中一至中三学生设计共120个单元之教材。其理论基础十分扎实,建基於十五个青少年发展的概念(例如:分辨是非、社交、抗逆、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建立明确及正面身份等)。此计划已於2005年1月开始,其中中一及中二之教材已大致完成。最后,提出一些全人教育的发展方向。
  •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国小校长领导行为、知识延续管理对学校创新经营的影响,研究范围为台湾北部地区——台北市、台北县、基隆市,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获致以下结论:一、国小校长领导行为均属于高度表现程度。二、国民小学知识延续管理属于高度表现程度。三、国民小学创新经营属于高度表现程度。四、国民小学校长领导行为与学校创新经营之间呈现高度正相关。五、国民小学知识延续管理与学校创新经营之间呈现高度正相关。六、国民小学校长领导行为与知识延续管理之间呈现中度正相关。七、国民小学校长转型领导、互易领导与家长式领导对学校创新经营具高度预测力。八、国民小学知识延续管理对学校创新经营具高度预测力。
  • 摘要:在社会环境急剧变迁的社会中,各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与教育均随之而有所改变。台湾的教育在过去近十年的发展中也因应社会的改变而有所谓的教育改革。在所有的改变中,以生命政策的推动直至目前为止,最不因政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本文以台湾实施生命教育的背景开始说明并讨论近十年来台湾实施生命教育的宗旨与目标,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现况,包括目前的课程与教学,教师研习与师资培育等推动情况,及其未来持续发展的问题和可能。生命教育的推动实际反映了在台湾的教育改革所需要的系统观,最后指出推动生命教育对台湾现阶段教育改革而言实具有以下意义:一、生命教育的推动关乎教育核心本质、是长期具体指导未来与前瞻性的思考;二、生命教育强调以生命感动生命的教学方法;三、生命教育强调人生的旅程应充满热情的态度与生命可以向上超越翻新的信念;四、生命教育的推动是我们对科技极端发展的反思,对人文尊重的具体行动;五、生命教育的推动,映证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六、在学习和成长的历程中,孩子们需要的生命的典范和生活的楷模等意涵。
  • 摘要:本文在介绍台湾近年来,由师资培育机构和教育现场教师一同合作发展出来的本土化教育实践课程-社会行动取向课程。先以公民社会生活、直接民权等论述,以及涵养公民能力的课程参照,做为发展本课程背景渊源的说明:进而论述本课程在社区关怀、公共议题关注与推衍公民资格的教育价值,并阐释课程发展模式与顺序,以及在学习、探究与行动各阶段的教学方法;然后,针对本课程的实施案例,列举台北市明德国小、台北县坪林国小与兴仁国小等,获选国立教育资料馆拍摄、做为九年一贯社会学习领域课程创新教学宣导录影带的内容,分别呈现社区学习、社区探究与社区行动的本土化实践成果,以飨读者:最后则提出本课程实施对在地化、本土化教育的启示,以及在引导学生迈向公民社会的可能展望。
  • 摘要:台湾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改革政策,自2000年逐年实施以来,由于松绑过度,配套措施不足,政策执行切入点有所偏差,全国教育界上下未能掌握行动焦点,而致人力物力时间虽投入甚巨,惜终究事倍功半,成效未见,先蒙其害,其中最为一般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为教科书“一纲多本”与参考书泛滥之“多本多参”,家长认为造成学子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教育部虽再三强调,学子“只要读通一个版本”即能有效应付国中基本学力测验,无如相关配套措施不足,社会大众仍多质疑。本文先就其问题的性质,简单整理各界方家的观察,藉以掌握问题的症结所在及其形成的背景脉络:继之,针对各方所提的问题解决方案,分别检视分析其解决问题的效力;最后,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建议尽速让国立教育研究院正式挂牌运作,并于其中成立专责机制,将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明确化,使其确实发挥提纲契领的作用。
  • 摘要:澳门的学校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性,法律赋予学校以不容置疑的课程自主权,政府除对为数甚少的公立学校的课程计划及大纲有直接影响外,对私立学校的课程及课程领域的其他方面难以起到积极的领导作用。这是一种决策权力分配不甚平衡的课程决策机制,既不符合世界范围内课程决策权分配的均衡化发展方向,也有碍地区课程的必要统整及协调。澳门有着市民社会的基础,今后应建立一种新的课程决策与领导机制——共享型课程决策与领导机制。“共享”包括权力和责任两方面,共用型机制要求调动政府、学校、社团组织、媒体、出版商和市民社会的其他各种力量共同参与,既赋予政府以制定地区课程框架和地区课程标准的权力,同时又允许学校在遵守最基本的地区课程框架和地区课程标准的情况下,拥有本校课程的最后决策权,包括制定自己的课程计划、课程大纲,选择教科书,开发校本课程等。而且政府在制定地区课程框架和地区课程标准的时候,也要与有关学校、教育及其他社团、学术机构和广大市民保持密切沟通,构建广泛征求民意的管道,真正实现决策权的共享。
  •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教育中美德教育或儒家伦理教育的内涵及现实意义。首先从儒学角度探讨人存在的本质;其次,指出道德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所特有的;再次,从孝、悌、忠、信、爱、敬、慈、勤、俭等方面论述了道德本质中仁与情的作用;最后,就中华美德教育的现实意义做浅析。
  • 摘要:在讨伐教育改革的声浪中,有必要从更多元的视角来观看与理解我们一起走过的这一条崎岖路。本文从譬喻出发,用三个譬喻来观看台湾地区的九年一贯课程改革,并以此架构与过去改革的经验及相关论述做对话,继而提出再形塑国内教育改革的想法。这三个譬喻分别是:教改如攀岩、教改如沙漏。教改如学骑。rn W.Taylor提醒:未经反思地使用譬喻是一件危险的事。故本文在讨论这三个譬喻之前,先简要探讨譬喻的性质、功能与限制,期望以譬喻来活化我们对於教育改革之多元观照,但不会蒙受譬喻误用之弊。rn 综观这三个譬喻,本文对教育改革所给的建言是:rn 1.从教改如攀岩以及教改如学骑两个譬喻来看,我们可以获得的启示之一是: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必须先行评估教育实务工作者之专业知能,而教改所设计出来的革新方案必须是实务工作者可以克服的挑战。rn 2.从教改如攀岩以及教改如学骑两个譬喻来看,我们可以获得的启示之二是:教育改革推动者必须因应现场实务工作者之专业知能给予适切的成长鹰架。rn 3.从教改如攀岩可以获得的启示是:教育改革是锻链与提升教育实务工作者之专业知能的契机。rn 4.教育改革的沙漏提醒我们对於教改的成效要耐心等待,而对于教改的规画则宜未雨绸缪。rn 5.教改如学骑的譬喻提醒我们必须包容地面对改革初期的混乱,并以积极的心态展望未来。
  • 摘要:台湾过去三百年在政治上历经满清统治、日本殖民及国民政府统治,其社会的发展,也深受到主政当局教育政策的影响,故本文旨在分析三百年间影响台湾的重要教育政策或措施,时间分为清朝、日本殖民、国民政府等三时期,每时期列举出影响后世的重要政策或措施。如满清时期举出创设台湾府县学等三项:日本时期则举出颁布(台湾公学校令)等六项;国民政府时期“光复”初期则举出中国化与国语政策,迁台初期举出颁布《战乱建国教育实施纲要》,四十至七十年代举出举办大学联招等三项,八十年代则举出修正大学法等十三项;最后再分析未来走向以代结论。
  • 摘要:课程理论研究是课程改革和课程实务奠基的础石,同时更是为其照亮未来发展方向及前景的探照灯。回顾过去,台湾固然不乏针对课程的讨论与实验,但是,课程理论研究并未受到学界及实务界相对的重视,而且研究成果也较为少见。就课程理论研究的内容来说,台湾地区的课程思想及理论研究,究竟是“依附国际课程思潮而行”,或是“根源于本土教育改革与研究的引导”,抑或是“兼二者有之?”是一值得深入讨论的主题。rn 由此,本文剖析近五十余年来台湾课程思想与理论的研究发展与趋势。全文区分为三部分,首先,简述英美等国近百年来重要课程理论的发展脉络,以及主要学者对课程理论研究的看法:其次,概述台湾近五十年来政治社会教育的发展:接着,整理台湾重要的课程专着篇目内容,并对照这段期间欧美主要课程思想与理论进展的情形,以及台湾社会发展与政治背景、和重大教育或课程事件等脉络,企图呈现台湾课程理论研究的发展轮廓及其有关联的主要因素。最後,检讨并评论台湾历年来课程思想与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而根据研究发现讨论未来课程理论研究的可能发展趋势。
  • 摘要:“乡土教育”可说是台湾主体意识觉醒的产物,它成为80年代后,台湾文化建构的基础,不同于70年代,单以“中国”为焦点的文化思考。“乡土教育”于1998年纳入台湾国民小学课程,以“乡土教学活动”为主,国中则称之为“认识台湾”及“乡上艺术活动”。但实施后,诸多问题浮现,使乡土教育陷入迷茫。由于“后现代主义”的突显,“电脑网络数位科技”的融入,使教学活透过图像,声音而生动活泼,资料取得更加便捷,已使乡土教育改变风貌与再生。另在“乡土教育实施”方面,由于“情境分析”的应用,重视真实情境与经验累积。接着九年一贯课程的“能力指标”取代原有之“乡土教学目标”、“课程统整”取代“乡土单独设科” ,“社区、学校、教室”结合的学习实验网、“教学评量多元化”,重视乡土学习过程、实际生活与团体行为、灵活评量方法。“乡土教育”的实际重大意义已跨出本土思维,是新台湾人文化的重新认知,真正的乡土教育是使下一代更加认识本土,及台湾与全球的关连性,塑造“台湾新公民”。
  • 摘要:澳门课改既规限了学校未来发展路向,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将来乃至对澳门社会的整体发展,因此必须取得多方面的协调。本文探讨课程的“松”、“乡”取向,并列举其他地区课程统整经验,试图勾勒一个可行方案。讨论课程的持份者(学校行政、教师、家长等)应当扮演的角色,以及德育课程应有的核心价值,最后提出教科书对课程改革的影响作用及发展方向等几个课改中亟待关注的问题。
  • 摘要: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本文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探讨了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专注、阅读、思考、好问、协作、毅力、创意等能力。基础教育要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
  • 摘要:本研究系针对参与社会领域四年级县市乡土教材发展的老师们,所做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主要目的是了解教师参与乡土教材发展所需的知能,以及影响教师参与这份工作的因素。rn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rn 一、所需的课程技rn 巧教师发展乡土教材所需的课程技巧中,乡土知识方面无论地理、历史、经济、民俗、社会等知识,都非常需要,只有乡土政治较不需要:在教学设计方面,无论撰写教学目标、撰写课文、搜集和整理资料、设计教学活动、运用电脑的能力、设计评量方式等项,都有八成以上的老师认为需要,只有美编能力的需要性在五左右。rn 二、教师在参与乡土教材发展的人际技巧方面:rn 教师们认为参与课程发展所需的人际技巧,包括和编辑团队相处以及和试教教师相处的人际技巧。其中和编辑团队相处的人际技巧,以沟通技巧和表达意见的技巧最重要,其次才是传达讯息的技巧。和试教老师相处的人际技巧,无论沟通技巧、表达意见技巧和传达讯息的技巧都有其重要性。rn 影响教师参与乡土教材编辑的因素rn 在个人因素方面,教师有极高的意愿将所发展的乡土补充教材和县市内的老师分享,也有八成以上的老师表示以后若有机会,还愿意参与这样的工作。教师们在课程取向上,有六成以上的老师认为县市辅导员最适合来发展乡土补充教材。而教师们在能力上,大部分过去都有发展各层级乡土教材的经验,无论和编辑团队或和试教老师相处,大部分老师在人际技巧上都没有不足的问题,但是在课程技巧方面,则有部份老师表示较欠缺乡土经济知识和乡土政治知识,也有部份老师较欠缺教学设计中的美编能力。老师们针对自己不足的课程技巧和人际技巧,都会寻求适当的方法加以补足。rn 在外在因素方面,影响老师们参与这份工作的因素中,学校、县市政府教育局、主办单位的支持、编辑团队的互动和少数异动等,都提供了许多协助,有正面的影响,只有校长支持与否的影响较小。
  • 摘要:从地理学知识结构去分析,可以发现地理学是一门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者之间的学科,而且具有浓厚综合性质的知识领域。地理科在学校教育中,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解决个人问题的心智能力,亦有助于学生以空间的角度了解和分析社会问题,并发展成一套和环境问题有关的价值观。rn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顺应地理学的发展趋势,满足地理基础教育的社会需求,中学地理课程应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以课程综合化、课程本土化为理念,并切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努力创设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的地理课程。并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情感为目的,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rn 在澳门现时经济环境正在转变中,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充份的了解澳门的地理环境,从而走向世界是地理科老师所关心的问题。
  • 摘要:生命教育随着台湾学者在澳门推展后,已开始受到学校的重视,一些学校把生命教育课程渗入在德育科中,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而能相互尊重,彼此珍惜、进而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价值……”(陈英豪,1997)。然而,一些实施生命教育课程的老师经常提出难于找到适合的教材,总感到教材不足而使之实施不能持续。为此,研究者在这学年试图以“南亚海啸的周年纪念之反思”为主题,设计了一个以初中学生为对象,三教节的生命教育活动的教学设计,以构建研究者所任教修身科课程内容的一个单元。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研究者引用南亚海啸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在最后一节的学生反思感受中,学生深受感动而写出该抱怎样的心态对事对人,如何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学习如何与自己、与他人、与环境、与宇宙之间和谐发展等等。
  • 摘要:自民国初年废除读经以来,《三字经》备受冷落已有好几十年,这种景况同样见於蕞尔小城的澳门。虽然最近几年,澳门有个别学校将《三字经》列为课外读物,让儿童学习;但与昔日家传户晓、儿童必读的情况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其实,现今小学语文教材,文字以显浅的语体为尚,文言古诗甚少见;内容以日常的生活为主,传统文化不多谈,较之《三字经》,无论是内容,或是形式,远远有所不逮。rn 《三字经》是国学、语文、常识、历史、教育、公民道德,共冶一炉的教科书。文字显浅而有启发性,词义深邃而富真感情,音韵铿锵,声律和谐,诵读顺口而易记。这样的一本好书,列为课外读物,未免可惜。宜将之编入正式课程施教,以增强儿童的语文能力,充实人文素养。rn 本文主要分两大部分——《三字经》的内容和形式。内容方面,阐释教学的目的、方法、态度和教材——基本名物、天文历史、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形式方面,阐述常见的字词、谐协的音韵、多样的句式、繁富的修辞。由此揭示《三字经》确是一本兼备认知、技能、情意等多元教育功能的教材,确实有必要编入正式课程施教,让儿童好好学习。
  • 摘要:米飞兔卡通的故事内容多元而丰富,本文在探讨把米飞兔卡通应用在幼儿学习教材的可行性。首先回顾了幼儿学习的重要特征,并以“内容分析法”来对米飞兔做为幼儿学习教材作分析。不仅印证米飞兔的教材是对幼儿学习有正面帮助的,也提供一些图表和实例来展示结论。
  • 摘要:近年来台湾积极推动中小学课程革新等各项教育改革,强调借由教师专业提升学校教育品质。本文首先阐述教师专业标准之重要性;其次说明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最后分析教师专业标准对于未来若实施教师分级制的影响。
  • 摘要:社会资本是指经过社会网络可能运用或实际运用的资源而言,而其中的社会网络是指人际直接与间接交往而建造的结构。学校与社区本身即是一个社会网络,学校在发挥育才化俗功能过程中,势须与社区相配合以恢弘成效。本文旨在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建构学校与社区间之协力网络,以期有助学生学习成效之提升。首先从文献分析综合归纳社会资本的理念。其次,基于社会资本的嵌入性网络及生产性资本等观点着眼,并从校本、社区、国家三个角度建构教育协力网络,分别从学校层面、社区层面、及国家层面剖析学校如何获取。运用社会资本,以扩大办学成效、协助学生成长。最后,则讨论协力网络之功能与限制作为结语。
  • 摘要:学校教育能发挥何种功能?教育社会学理论试图从各方角度进行探讨,有些学者认为学校有助于传递知识,促进社会流动;另有些学者则直言学校教育只是在维持学生的现况,甚有可能透过课程、教学、教师权威以及各种潜在课程,扩大学生原先之不平等差距。本文采取质性取向,以两所偏远地区的国中为例,采用半结构的提纲,访谈学校行政人员及教师,以了解学校教育之实践作为。研究结果发现,偏远地区的学生常因家庭社经地位不利,无法从家庭里获致充分的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学业表现普遍表现不佳。两所学校都是在有限的条件与资源之下,协助学生累积各类文化资本。最后,阐述学校教育所能发挥的作用,以及其间可能产生的问题。
  • 摘要:本文探讨日本高等教育市场为因应教育全球化之趋势,在招收外籍生方面之因应策略与成效,以供香港、澳门、台湾等教育相关单位在招收外籍生策略之参考。首先,探讨教育全球化,其次以日本高等教育背景,探讨日本高等教育招收外籍生之成效,再经分析其招收外籍生之因应策略、提出学制、行政、课程、学生辅导与奖励方案等各项结论。
  • 摘要:本文研究台北市优质学校评价指标的体系构建问题。首先专家小组研拟出方案,然后分别由校长团队的参与提出建议,最后通过综合统合整理会议做出最后决策。通过对比,认为台北市优质学校指标系统与美国品质指标大同小异,均是从经费、学习规模、师资、地方经济水平和家长受教育程度与收入进行评价。
  • 摘要:近年,香港教育及人力统筹局以学校先实践自我评估、后进行校外核实的方式,来保证学校教育的质素。诚然,大部分香港学校并未建立自我评估的框架,而且其自我更新的文化亦很薄弱。本文尝试介绍什么是学校自我评估,并探讨学校自我评估与组织变革的关系。就一项学校自我评估效能之质性研究,分析学校实践自我评估时会有些什么阻力,及成功落实自我评估的要素是什么。由于变革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建议学校应采用综合的策略来管理组织变革及推行学校自我评估。这些策略包括:(1)营造适合变革的气候;(2)为变革采用一种适当的领导方式;(3)分享权力和参与决策:(4)建立学校广阔的愿景;(5)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建构;(6)采用渐进的变革方法;(7)为老师和校长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8)征询校外顾问意见;(9)参考有关组织的研究和理论;(10)评估变革的进度等。有效的领导者是懂得灵活采用自我评估步骤、变革策略和管理方法的行政人员,会带领学校组织从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中向卓越的领域迈进。
  • 摘要:评监是运用系统化的方法与客观的规准,来衡量获判到一个对象的优缺或价值,透过评监也可以了解组织行政与运作的续效以做为革新与改进的依据。(蔡培村,1996,p.7)自澳门特区政府在2003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指出,要订立“学校综合评核”机制,在2003年开始实施评监的试行工作。学校综合评监是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从学校领导、校务管理,以至学生素质发展等方面进行搜集资料,并以多向度资料作分析考量。在整个评监过程中,推动学校发展与改进。基于学校须提交行政管理的文件,已率先自行全面检视学校的发展规划及管理系统,有些学校借此组织教师进行学校现况分析、思考发展目标,与教师共同建构或重整学校发展的规划,校内的管理机制及规章制度;教与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评核,以至学生质素表现都是学校期望透过驻校评监的期间,开放教师课室,以营造一个开放的校园;评监的结果,为学校提供订定将来改进工作、实现教育目标而持续不断发展的参考依据。教育改革的目的在於提高教育的质素,学校综合评监具有推动学校发展的功能,对校务改进起积极作用。
  • 摘要:回归后,本澳高等教育急促扩张,但是教育质量尚存疑问。本文以高等教育评审制度为主题,从以下三个方面作描述以及分析:首先,阐述及评论外国几个重要的评审制度,然后分析本澳高等教育发展环境的特点,包括了人力资源配对、法律基础、地理上及社会文化上的特征,最后探讨本澳高等教育评审的模式和发展方向。
  • 摘要:澳门教育暨青局自2003年开始对学校综合评监进行试行工作,现在试行阶段已经结束,于2006/2007学年正式推行。学校综合评监可为学校提供充分的资讯,使其不断改进及发展,对于提高学校的教育素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介绍学校综合评监的目的,作用及特点,评监队伍的组成,评监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范畴及项目,评监方法及程序,以及继续发展的路向等等。现在学校综合评监试行阶段所采用的指标体系是一套切合澳门环境,以发展性为导向的学校表现指标。评监方法是采用多元途径搜集资料,运用“三角检定法”(triangulation)交叉检查分析各项资料,互相参照、核对和验证。评监的程序分为驻校评监前,驻校评监及驻校评监后三个阶段。最后,探讨学校综合评监可在评监指标体系的修订、评监程序的改善、学校自我评监与外部评监的结合等三方面继续发展。
  • 摘要:教育部之大学与中小学携手合作计画,主要目的为促使大学与中小学建立较长期之专业发展伙伴关系,透过理论与实务结合,进而使参与者获得专业成长。思及携手合作计画即将迈入第三年的尾声,透过专业伙伴关系的合作是否能有效提升中小学的专业发展文化,及增进大学教授其专业理论与实践之结合等研究问题。本文采文献探讨、深入访谈及文件分析为研究方法,搜集国内外专业伙伴关系等论题的相关文献,阐述专业伙伴关系携手合作的理念,再以研究者身份访谈三位大学教授,并辅以分析其与中小学携手合作的参照文件,探讨三种不同类型之伙伴关系的建立,分析携手合作发展课程的案例,使用方法、合作过程、实施型态、重要发现、历程所产生问题及解决策略,进以归纳其所采用的策略,厘清彼此在伙伴关系的定位,及权力平等的实质意义,希冀能为中小学的专业发展寻求更有效能的策略,并提供教育行政主管未来推动相关计画的参考。
  • 摘要:本研究以台湾新制大学多元入学制度之内容与实施後所产生的问题为焦点,探讨其产生背景及解决之策略。文中首先叙述旧制大学联招之利弊,进而导引出新制多元入学制度的形成背景。其自2002年实施后,产生许多问题,其中包括对公平性的质疑、内容复杂难懂、学生入学申请成本过高、与社会正义的忽视等。并就大学多元入学制度之理想面与现实面加以比较,分析其未来应改革的方向与策略,以使制度更为完善。
  • 摘要:中小学校长是一种被明确界定的职业类别,校长职业的专业化是校长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校长专业化所需要的知识应符合效用、数量和品质标准,做到有用、够用、好用。校长专业化的知识基础应由实践性知识构成,应把实践性知识从已有的数量庞大的教育管理知识中剥离出来。校长专业化的知识基础还应该进一步拓展,将隐性知识纳入其中。制约校长专业化最重要的因素是校长管理制度,应该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促进校长的专业化进程。
  • 摘要:课程是儿童的课程。世界百年课程改革的经验证明,道德的课程改革不仅为儿童所欢迎,而且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工具化的课程改革则最终为儿童及其老师所抵制。我国57年来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工具化的。当前正在进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第一次确立了“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课程哲学,因而是道德的。道德的课程改革呼唤民主的课程领导。我国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克服种种被工具化的现象。
  • 摘要:死亡一直都是禁忌,但是它却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份。生死学是1990年开始在台湾大专院校讲授,至今已是多数学校的必修科目甚至还被有些医护院校列入核心课程。本文将探讨生死学课程设计理念、教学目标、课室以及线上教学,课程单元名称包括生死一线牵、死亡对社会的冲击、生死大事、长寿俱乐部、死亡教育的现况发展、别闯阴阳界、超越死亡、生命回顾之旅、失落与丧亲之痛、协助哀悼、临终关怀、幽谷伴行(如何说再见)、生命最后的规划、一死值千金、为何想不开、追寻生命意义。生死学课程设计理念是从医学、宗教、社会、心理与伦理的观点探讨死亡历程,对个人的影响,认识仪式的意义、后续关怀,其对社会组织的影响及了解生死学的研究与运用现况。希望藉由本文的介绍,让华人社会能更重视生命尊严与死亡尊严的教学并进行交流。
  • 摘要:本文源起于一项关于基本能力的教与学研究。研究的目的在协助教师在各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出学生更重要的基本能力。针对“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观点提出说明,并进一步探讨“探究式教学”实施的要点与模式,为接下来在语文领域的课程中,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采究能力发展的实务讨论,进行概念的铺陈。
  • 摘要:本文将以二年级下学期的动物研究课程为例,描绘探究式语文课堂的样貌。学习该是一场探索的旅程。孩子会在过程中模拟专家的探索模式,他们会进入问题情境中,通过收集和利用资料来形成对问题现象的初步解释;他们也会在相似情境下,学习专家在探索过程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这段旅程中,老师的角色有时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时候老师扮演的是学习的促进者。为了促进孩子的学习,在这场探究之旅中老师该示范、鼓励“弹性思考”、“清楚精准的思考与沟通”、“保持好奇赞叹之心”、“敞开心胸不断学习”等有助于教室里合作氛围形成的心智习性。
  • 摘要:台湾近年来受到少子化的影响,学生人数逐年递减,偏远地区小型学校由于交通不便、学生的互动学习及主流文化刺激不足等因素,导致学龄人口流失情形更形严重。基于财政上的考量,不符合成本效益成为裁校或并校的主要论点。为了吸引学区学生留在当地就学,甚至由其他学区转入就读,这类型的学校必须有所因应,以便为学校找到继续经营的必要条件。课程与教学的变革,便是主要的作法之一。再者,近年来年在课程改革风潮的影响之下,促进了学校本位课程发展,有关的研究也有如雨后春笋的大量涌现,只是针对偏远地区小型学校的探讨则相对较为少见。本文应用观察、访谈及文件分析等方法,长期探究一所以生态教育着称的偏远地区小型国小,深入分析其发展生态课程的历程、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其困难的因应策略。研究发现:该校所建构的学校本位课程发展模式符合学理要求,而且实际可行;以转型的课程领导推动课程发展;生态课程发展受到多项因素的影响,其中以人力资源的影响最大;发展生态课程遭遇到多项的困难,包括人力不足、时间不够、教师工作负荷与压力大、人员异动频繁、教师参与程度不一、社区的误解与反对,其中以社区的误解与反对最为严重。该校针对这些困难采取若干的因应策略,有效促成课程整体经营,得以让生态课程永续发展。
  • 摘要:本文从三方面对以教育为主题的“华人社会的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的意义进行阐述。一、澳门大学成立二十五周年;二、教育学院进入银禧楼;三、田家炳教育研究所成立。
  • 摘要:本文总结了2006年“华人社会的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的主要内容。首先说明了将会议主题由“两岸四地”改为“华人社会”的缘由;其次,阐述了多元化教学与市场化调解机制在教育中的作用;再次,讨论了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和学术名词使用;最后,分析了德育教化到文化认同的发展。
  • 摘要:制度变革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保证。非成文的教育制度在澳门曾发挥长期的作用,第11/91/M号法律(澳门教育制度)实施十四年后政府对教育制度进行了新的检讨与修订。作为世界教育变革的共同主题的优质教育,是澳门教育所持续追求的,教育制度变革的内在价值目标就是要为澳门优质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前提。这要求澳门教育制度的变革崇尚正义性,用弹性化的制度安排保护教育自由,重新定位政府职能以确保全社会的教育平等,规范教育市场的作用并明确学校的法律地位,切实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为教师的法律地位和政府管理学校提供实体法的保证。最后对澳门教育制度变革的一系列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教育的目标与功能、教育经费、教育体系、学制、免费教育与受教育权、学校领导、课程与教学、教师、对学生的援助、考试与评核等。
  • 摘要:本文针对今后中文华语将成为学术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语文新趋势,展望华人社会(中国大陆、台、港、澳及海外华人学界)在教育学术研究合作的可能途径。特别着眼于整合现存於不同地区学术论文形式上的歧异,包括学术名词、主题索引、关键词表、学位论文资料库、期刊全文线上资料库、各类统计及平量指标、教师关键能力指标、教育专业学分认证标准等等。为方便今后透过国际网络进行合作研究,建议华人教育学者及相关大学与研究机构合作进行工具书的编订,分工合作建构各类教育资料库,分区设立中交教科书中心,开放教育学核心期刊园地、设置教育专业学分银行(学分认证咨询中心)等,以便教育资料的“共建共享”。
  • 摘要:近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为德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德育理论取得了新的进展,取得了德育功能多元化和一体化的认识,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德育目标,德育过程重视双向对话,德育追求整合效应。德育实践探索集中表现在德育政策全方位健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加大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探索与实验。社会转型时期德育改革发展面临着一些新问题,需要上升为理论层面认真研究和思考。
  • 摘要:本文阐述了全球一体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地教育界在课程设置、教学、师资、制度等方面的回应,但其改革终究离不开当地传统文化的大背景。最后着重分析,教师的培训教育是教育界得以发展的基础。
  • 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全球华人的文化认同应着眼于“位育”。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首先要对自己的文化有清除的定位和认识,即华夏文化;同时,在与“他者”文化的交往过程之中,吸收“他者”的文化,构建新型的美籍华人文化、日籍华人文化等等,但其文化的核心都是“华夏文化”,以各自的特色融入全球化文化之中。在“位育”之道中,“位”使全球华人立足于“华夏文化”,“育”使全球华人的文化教育脚踏实地于“他者”的土地上。
  • 摘要:现代学校教育属于公共领域的范畴,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关注点,肩负起学生个人潜能发展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双重任务,因而各地政府系统地进行关注(monitoring)及投资(investment)。rn 在这样一个世界性议题下,本文第一部分先概述澳门的历史发展轨迹,第二部分对“课程改革”的概念作梳理,第三部分回顾过去十年由澳门教育行政当局策动课程改革计划的标志性成果,第四部分审视发达国家/地区政府及国际课程专家在课程事务方面的报告,以梳理出特区政府在课程事务上面对的挑战,尝试系统地开列特区政府在课程变革事务方面应该关注的课题(issues)。
  • 摘要:按香港教统局的建议,二零零九年开始实行的新高中学制,将包括通识教育(通识科)为一个学生必须修读的科目。本文将以“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为例子,指出作为必修的核心科目,通识科可以与其他选修的专科相辅相成,协助学生理解一些重要的现世议题。首先检视新高中通识科的课程宗旨和目标,与及有关“可持续”的单元内容。接着探索一些选修专科课程怎样处理“可持续”的教学,并和通识科作出比较。地理、生物和经济是三个最为相关的科目,亦是此部份的焦点。最后,建基于上面的探讨,指出课程规划当局应小心选取新高中通识科课程内容,以便能以最有效率的方法,向学生传授最有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 摘要:本文先就潜在课程/隐性课程的基本概念、定义、与正式/显性课程的互动关系以及量化与质性研究的意义作初步的理论探讨,然后例举发生在我们日常教学生活中非预期,非计划的大大小小的事件,说明潜在课程/隐性课程的无比威力和深远影响。最后与大家一起分享如何巧妙积极地利用潜在课程/隐性课程跟正式/显性课程的互动关系更积极地促进课程发展和正式课程的实施。
  • 摘要:台湾地区由于土地及自然资源的不足,进行系统性与计画性的教育改革,有效创新知识、培育人才,乃是提升竞争力之重要途径。rn 近十年来,台湾地区投入教育改革的心力值得肯定;然而,其成效却未能彰显,以致迭遭批判,其原因甚值探究。本文系由钜观的角度着手,禀持“回顾过去、检讨现在、展望未来”之初衷,以组织变革观点为主轴,深入检视台湾地区近十年来教育改革之脉络,期能为台湾之教育发展略尽棉薄!首先分析组织变革之概念:其次,则以组织变革观点评析台湾近十年来之教育改革;最后,则研提今后台湾地区教育发展之未来展望。
  • 摘要:西方课程史研究自一九八○年代之后逐渐受到重视,甚至被意识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基于国内课程史研究的理论与研究范畴仍是师法于西方,特别是以美国为主,因此本文拟先从历史面向分析美国课程史研究在研究范畴和研究取向方面的演变。其次,再以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针对近五十年来台湾课程史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探讨主要的研究范畴和研究取向。最后,综合美国与台湾的课程史研究发展,提出结论与未来的展望。
  • 摘要:因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来临,我国于20世纪末进行“反集权”、“反学科知识本位”、“反精英导向”的九年一贯课程改革。为了实现九年一贯的“理想课程”,教育部推出“标竿100——九年一贯课程推手”活动,进行国家层级课程管理政策。本文以此活动为研究范围,以“访谈”为研究工具,以“核心访视员”和“分区访视员”为访谈对象,进行分析,既能了解并提供该活动实施之参考。研究结论为:1.访视员素质不一,填写的访谈内容,会影响评审结果,可能会造成不公平的疑虑。2.参加“标竿100”活动的态度,因学校主事者而异。3.“标竿100”活动的权威性,在国中属高度控制,在国小属低度控制。 4.“标竿100”活动的权力性采中度权力性的“经费奖助”。5.“标竿100”活动,政府所运用的课程管理策略包含:“经费的补助”、“楷模标竿的树立”、“观摩或竞赛”与“知识和讯息的发现和传播”。
  • 摘要:小班教学早于二十多年前已在美国试验,今天无论在欧洲以及亚洲的部分地区也先后对小班教学进行研究和推行。本文旨在分析香港试行小班教学的背景和目的及当前的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形势,再检视有关的教学方法,然后提出香港小班教学应走的路,以及建议教师多采用合作学习促进香港小班教学的发展路向。
  • 摘要:本文以低年级课程为例,介绍了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的特色,即为六大重大议题(人权、两性、环境、资讯、家政、与生涯发展)之融入各学习领域,但由于并无固定节数,也无强制性,早有人担心融入的最后结果,会不会因而“融解”、“融化”而致“消失”、“消融”。教科书为教师教学最主要的依据,虽然,九年一贯课程的另一重要特色为鼓励学校从事“学校本位”的课程设计,但除极少数的学校自行从事教材的设计之外,绝大多数的学校为方便起见,仍是选用民间销售的教科书来进行教学。九年一贯课程的教科书是完全开放给民间来出版,只是要先由教育部委托的国立编译馆审查通过。因此,目前各领域所通过的教科书,往往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呈现出多样的面貌,即所谓“一纲多本”的状态。教师教学虽不一定是完全依据教科书,但无疑地,教科书是最重要的依据,所以教科书所呈现的内容,当然就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内容。因此,了解六大议题是否真正融入到各学习领域中,实际地来检视各版本之教材中,是否有纳入相关的内容,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方式,尤其是可以从各版本在给教师的教师手册(教学指引)中,是否有相关的说明或“提醒”(提示) ,更可以看出来。
  • 摘要:为了推动澳门法订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发展,提升教育素质,推动素质教育,本文尝试以澳门官立初中课程为对象,探讨课程结构,以五育为主轴,配合课程内容为着眼点,分析初中课程计划的结构和特点,以深化对初中课程的认识,从而推动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 摘要:课程和教材常为培养理想的公民资质的媒体,本文针对九十年代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地的小学社会课程,就其课程及课本的目标和内容等几方面来分析、比较其所展现的公民观。研究发现在公民德行上,中国大陆课程偏重个体适应集体或社会的心理品质,重视对祖国、人民、劳动、科学和社会主义的五爱,讲求相关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的四有公民。尤其是歌颂劳动和热爱人民的感情。个人服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至于公民意识的讨论,则是配合国情,执行国策,特别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反之,台湾教材并未贯彻爱国为重点,却富个体主义色彩,并以准备学生参与民主生活为目的。着力民主素养(democratic character)如尊重个人、尊重别人、与人和睦相处、团体生活服从多数人的决定、自治精神、爱护生活环境、尽个人的力量,发挥团体的力量,力行实践,发挥道德勇气,挺身帮忙来伸张正义和公理,维持社会秩序与安全。此外,两地也着意培养国民的守法精神或法制观念。又两地也出现“后国家式”的公民观,包括视地球为人类共有的家园、爱护自然环境,追寻持续发展、关注世界性的环境问题、鼓吹国际合作和平友好精神等。惟大陆比台湾着重种族平等和反歧视偏见。台湾比大陆明确以人权、合作互助、自由平等、尊重多元和相互包容地球村的共同价值、推动文化交流作公民美德。最后,两地课文在培养能力份量上颇为薄弱,欠缺相应的教学活动,更缺乏社会问题的省思,反而近似说教模式。似未能帮助学生发展对其有效公民角色所必须具备的决策能力以及社会参与技巧,去让学生落实在实际生活中。
  • 摘要:本文旨在了解台北市中等学校教学辅导教师制度93学年度试办之现况、成效与困难。研究方法兼采问卷调查以及半结构式访谈,以“教学辅导教师制度实施成效意见调查表”以及“教学辅导教师制度实施成效访谈纲要”为研究工具,研究母群体共219人,其中教学导师81人、伙伴教师91人以及行政人员47人。调查问卷回收率为83.6%,可用率为97.3%。而访谈部分则采取滚雪球取样方式,从试办学校抽取教学导师4人、伙伴教师4人、行政人员5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rn 根据问卷调查及半结构式访谈结果,研究发现教学导师制度实施之后获致下列成效:rn 一、教学导师和伙伴教师各主要互动方式对伙伴教师专业成长的帮助上,以“教学导师入班观察与提供教学回馈”、“没有固定讨论时间,伙伴教师一有问题就向教学导师请教”、“非正式的情感联谊活动”等三项的助益较大。rn 二、受访者对于“教学导师与伙伴教师的互动方式”、“教学导师与伙伴教师的互动品质”、“教学导师与伙伴教师的互动频率”、“学校对教学导师制度的实施成效”皆感到满意。rn 三、教学导师所发挥的功能获得相当高程度的肯定,其所获同意度依高低顺序排列如下:“协助建立学校同齐互动文化”、“协助教师解决教职生活适应问题”、“协助教师进行教学省思”、“协助教师进行班级经营”、“协助教师解决教学问题”、“协助教师持续专业成长”、“协助教师进行学生辅导”、“协助教师增强教学能力”、“协助教师进行亲师沟通”。rn 四、受试者认为推动教学导师制度曾遭遇的困难主要有“教学导师与伙伴教师任教年级未能配合”、“伙伴教师教学或行政工作负担沉重”、“夥伴教师没有减少授课时数,缺乏与教学导师进行互动的时间”、“伙伴教师未接受足够的教学导师制度职前、在职训练”等问题。rn 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研究建议,以供教育行政机关、教师研习中心、试办学校之参考。
  • 摘要: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培养公民的多元文化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教育和课程目标,近二十年来,多元文化教育的课题也引起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探讨。本文探讨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发展澳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探讨意义。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澳门发展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和依据,二是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设计原则和组织。以后将继续探讨多元文化课程的架构、课程的领导、师资培育和进修、以及评价等问题。通过分析和讨论澳门现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经验,探讨促进澳门幼儿多元文化课程的发展的因素,反映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的机制,澳门幼儿多元文化课程的特征。最后,正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 摘要:在过去十年,英国的校本导师指导(顾问教师)训练经历了重大的转变和面对新职责的挑战。Marion形容它就是角色与关系之间的平衡,也是技巧与困难的协调(Marion,2001)。对于他们的角色,顾问教师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一些或会觉得纯粹就是提供“我在这里”(Feiman-Nemser et a1.,1993),而另一些则觉得可积极地为学员提供“支援”。此研究的目的,在于指出一系列香港幼儿顾问教师觉得重要的个人观点和其体现。借调查他们对其角色的看法,来增进对顾问指导的不同角色范畴会否影响师徒关系及专业发展的了解。
  • 摘要:为了幼稚教育课程资源的民族化开发,本文从汉字字形结构特点、汉字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探讨了包括解读汉字字形结构、展示汉字文化内涵、欣赏汉字书法艺术的汉字多元化教育对幼儿发展的意义。研究认为:汉字字形结构的解读有利于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汉字构成和演变过程中的“社会现象”、“社会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挖掘有利于幼儿人文素养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汉字书法艺术的展示有利于幼儿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因此,利用汉字的表意性、自源性和艺术性的特点,以“图画(或实物、实景)—古汉字—今汉字”汉字演变基本过程中的字形结构解读,汉字构成、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挖掘,以及汉字书法艺术的展示为主要内容的汉字多元化教育,能促进幼儿在认知能力、个性特征和审美感知能力方面得到良好发展。
  • 摘要:教师是教育的主要推手。师资培育的目的即在培育优秀的教师,以保障整体教育品质。为达此目的,各国的师资培育不断在理论与方法上,寻求能够培育出符合时代需求、素质良好的教师之法。在以往工具理性的师资培育典范,着重教学技巧的训练,认为有“唯一正确”的外来标准、技术、策略,使教师被视为客体,成为教书匠。当代反省取向的典范兴起,强调教师是实务知识的持有者,认为教师的知识是被建构,且重新建构于实务中,并透过对实务的反省而获得。而教师的知识是以一种叙事的型态存在,应以叙事来探究与培养。叙事探究能够促进师资培育中的师生,在彼此都是“人”,都是“教师”的平等基础下,在持续的叙事经验中,合作探究教学中所面临的伦理课题、理论与实务连结,并在彼此的故事分享中,增进批判反省的能力与批判意识,建立信赖关系,培养身为教师最重要的关怀伦理。
  • 摘要:本文采用行动研究形式,以督导角色带领八位现职教师以小团体辅导互动方式,引发教师间的专业对话,藉以提升这群教师在专业上的成长。这八位教师是现职台北市的专任资深国中教师,参与台北市教学辅导教师试办方案,所以,这八位辅导教师必需肩负各别辅导一位该校新进或初任两年内之教师,称之为伙伴教师。这些教学辅导教师需协助伙伴教师在教学专业、班级经营等方面之专业成长并协助其解决学校适应问题,也期望这些教学辅导教师在专业督导的引导和辅导下能够协助他人成长,也能使自己在专业上有所成长与精进,并能更顺利处理与伙伴教师的互动关系。
  • 摘要:道德情绪是先天具有的,还是后天教育而成的呢?先天论者与后天论者各执己见争论已久。Robert H.Frank在1988年所建立的道德情绪演化赛局模型中,以“诚实与欺骗”为例子推论得出:道德情绪不但是演化之产物,而且有道德者(好人或诚实者)与无道德者(坏人或欺骗者)皆会以一定之比例并存于一个社会中。此一特定之人数比例,即为演化的长期均衡点。如果情况真如Frank模型中所论,道德教育的价值何在呢?道德教育扮演的角色为何呢?本文延续Frank的演化赛局模型,在“道德情绪为演化之产物”的假设成立之下,探究道德教育的价值与角色。道德教育被定义为:增强人的内在道德情绪,人为的而且短期的改变一个社会中好人与坏人的人数比例,使其偏离长期均衡点。得出重要的结果如下列:(1)一个社会由低度道德进步至高度道德的过程中,好人的利益会由大于坏人反转成小于坏人。而此时个别的坏人的利益是在增加(而非减少),道德教育不能带来社会正义;(2)但是在此过程中好人的平均利益却也是在增加的。道德教育会使好人与坏人都得利,即此时一个社会的总利益是在增加的,虽然坏人得利更高;(3)最后也最重要的一点澄清是:道德教育带来的不是社会正义而是社会利益,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的产生可能要依靠其他因素而非道德情绪的加强。
  • 摘要:台湾少子化社会趋势,幼儿教师所担负之教育责任亦随之提升。而在其养成阶段中,藉由实习中的师徒相传是目前台湾幼儿教师培育的重要环节。本文拟从认知学徒观点出发,首先阐述台湾幼儿教师的实习现况;然后,论述认知学徒制之内涵;并进一步建构幼儿教师经验传承之系统模型。以提供幼儿教师养成机构之参考。
  • 摘要:本文探讨小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描述国小教师藉着引导国小四年级学童编撰具有建筑巡礼、民俗采风、传统技艺与老店之美主题之“老街风华再现”旅游小书专题学习来提升资讯大六能力(BIG6),本研究全程历经为期九周、共计二十六节课,本报告的要项含设计理念、教学活动细节、实施成果与发现及建议。
  • 摘要:公共传媒数位化以后,大学内的学习环境、师生关系也受到影响,教学互动变得既亲密又遥远。随着网络普及化,师生间的沟通呈现出理性与立即性,教学互动跳脱传统文化的模式。本论文拟藉由两个课程实验案的网络讨论活动,研究网络时代中师生沟通模式、教学行为暨人际关系受到公共传媒政变层面与深度。网络驾驭时间,跨越了一般语音交谈的时空限制。沟通由过去的书信请益到电话联系至现今的网络传输与即时对话。互动的情境与符号行为不必然是教室与讲桌,面对面的肢体表情也被虚拟的网络表情符号所取代。内向的学生们上网参与班级公共论坛,透过没有生命却准确传话的网络,再三条陈修正其想法。权威的师长则透过敲键盘寄符码冷静梳理自己的情绪,传输到众多收信者荧幕上时,双方因而有充分的时间去理解文件中陈述的内涵。
  • 摘要:因应当前资讯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师资职前教育课程安排网路专题学习活动,并采用4PI的实施模式,包含准备(Preparing)、规划(Planning)、执行(Pcrforming)、发表(Publishing)、与精进(Improving)等阶段。期间搜集历程档案记录等文件资料,以了解学生在过程中遭遇的困难以及收获与体验,并且以自编的问卷调查实施成效。结果显示职前教师的资讯能力有明显的成长,特别是合作能力;在教学应用上的成长则显得逊色一些,虽然评分仍在中等以上。受试者虽然相当肯定网络专题学习,但在未来实施或推广的意愿上,却未给与相对高度的支持。进一步分析显示,曾将科技用于教学的受试者,在每项自评成效上均高于没有使用经验的受试者,且更有愿意在未来实施或推广网路专题学习。针对职前教师的科技培育提供相关建议,以为师资培育者省思参考。
  • 摘要:本研究目的希望能透过自由软体Moodle平台,利用其整合性、互动性、管理性的特征来结合WebQuest模式,让学生能在单一介面的状态下,进行主题探索、同齐互动,及做到一般静态网页所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