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以福建中医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
【6h】

论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以福建中医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 Definition of Listening and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2.2 The Process of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2.3 The Previous Study of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Chapter Three The Schema Theory and Listening Teaching

3.1 The Definition of the Schema Theory

3.2 The Types of the Schema Theory

3.2.1 Linguistic Schemata

3.2.2 Formal Schemata

3.2.3 Content Schemata

3.3 The Modes of the Schema Theory

3.3.1 Bottom-up Processing

3.3.2 Top-down Processing

3.3.3 Interactive Processing

3.4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chema Theory to Listening Teaching

3.4.1 Activating Existing Schemata

3.4.2 Building New Schemata

Chapter Four The Experiment and Its Data-Analysis

4.1 Hypotheses

4.2 Subjects

4.3 Materials

4.4 Procedures

4.4.1 Questionnaires

4.4.2 Tests

4.5 Data—analysis

Chapter Five Limitations of the Schema Theory in Its Application to Listening Teaching

5.1 Linguistic Competence

5.1.1 Phonetics

5.1.2 Vocabulary

5.1.3 Grammar

5.2 Cultural Difierences

5.3 Listening Strategies

5.4 Affective Factors

Chapter Six Suggestions and Implications

6.1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 Competence

6.2 Introduction of Cultural Background

6.3 Instruction of Listening Strategies and Development of Good Listening Habits

6.4 Activation of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Reduction of Their High Learning Anxiety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表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新大纲将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听说为主。因此,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 听力过程历来被认为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听辨过程。然而,随着对听力过程的进一步研究,人们发现听力是一个需要听者积极参与、其语言知识与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主动的心理活动过程。图式理论为这些发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图式理论认为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种互动模式,它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者结合的互动模式。其中,“自下而上”是指以语言知识为先导寻求语意的信息处理模式;“自上而下”则指以背景知识或先前经验为先导寻求语意的模式。根据这种两者相结合的互动模式,听力理解过程可以理解为背景知识与所听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正如Kasper(1985)所说的那样:“当输入信息与原有知识相匹配时,理解就发生了。”由此可见,图式理论同听力理解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关联。因此,图式理论的研究对听力教学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已有不少关于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证实了图式理论指导听力教学的可行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在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中发现有时即使学生应用了图式知识也并非总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图式要发挥作用也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本文主要探讨两个问题:(1)图式的丰富程度与听力理解的准确性是否正相关?(2)哪些因素影响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为此,笔者从福建中医学院大学本科一年级中抽取两个班级,共117名学生进行关于两个话题的问卷调查和测试,并运用SPSS 13.0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把图式理论应用于实践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起到促进作用,图式的丰富程度与听力理解的准确性不是正相关的。并非图式越丰富,听力理解的准确性就越高。而丰富的图式是听力理解准确的一个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通过进一步的访谈,笔者发现听力理解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图式理论,同时它在听力教学上的运用还受到语言知识,文化差异,阅读策略和情感因素的制约。因此,英语教师在听力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看到图式知识对听力的促进作用,也要注意它的应用局限性。 本文旨在研究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局限,同时也就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局限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英语教师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应该激活学生的图式并且建立新的图式。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语言知识,介绍文化背景,运用听力策略和尽量降低学生的焦虑度,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引言。引言部分简要地介绍了听力理解在交际活动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说明了图式理论指导听力教学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其目前的研究现状,分析当前研究所忽略的问题,即图式理论应用的局限性,并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简要回顾国内外学者关于英语听力教学所做的研究。这一章首先介绍了听力和听力理解的定义,其次介绍听力理解的过程,最后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听力理解研究的观点和见解。 第三章探讨了图式理论和听力教学的关系,即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本章主要阐述图式理论的概念、图式理论的类型,包括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以及图式理论的模式,即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相结合的互动模式。此外,还详细阐述了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第四章描述了本实验的方法和实证研究的程序,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假设,实验对象,实验材料,实验步骤,数据分析和总结。本实验的目的是要探究背景知识和听力理解的关系,证实是否在任何情况下,图式在听力过程中都能起到促进作用。实验对象来自福建中医学院大学本科一年级的两个班级,共117名学生进行关于两个话题的问卷调查和测试,并运用SPSS 13.0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把图式理论应用于听力教学实践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起到促进作用,图式的丰富程度与听力理解的准确性不一定正相关,听力还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第五章阐述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上的局限性,并且描述了图式理论在听力理解的应用的影响因素。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上的运用还受到语言知识,文化差异,阅读策略和情感因素的影响。 第六章提出一些听力教学建议。作者认为,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背景知识的作用,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语言知识,介绍文化背景,运用听力策略和尽量降低学生的焦虑度,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第七章为结论。图式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具有启示作用,同时它也有局限性。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它的不足,并采用相应的方法克服它,努力发挥它的积极作用,真正提高外语听力理解的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