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福建省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调查研究
【6h】

福建省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1.1 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1.1.2 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1.1.3 确保福建省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 文献综述

1.2.1 概念界定

1.2.2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

1.2.3“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

1.2.4 福建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研究现状

1.2.5 先前研究的不足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数理统计法

2.2.3 调查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4 研究的基本思路

2.5 预期价值

第3章 福建省“基地”建设基础

3.1 福建省竞技体育发展史

3.1.1 孕育期

3.1.2 生长期

3.1.3 发展期

3.2“基地”建设的意义

3.3“基地”建设的动因及基础

3.3.1“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3.3.2 福建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目标

3.3.3“基地”建设政策思路轨迹

3.4 福建省“基地”建设的基础

3.4.1 经济基础

3.4.2 文化基础和人文精神

3.4.3 教育基础

3.4.4 海西经济区建设

第4章 福建省“基地”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4.1“基地”建设项目布局

4.2“基地”经费投入与训练保障

4.3“基地”办学软、硬件条件现状

4.4“基地”满意度调查

4.5“基地”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4.5.1 体育系统管理人员

4.5.2“基地”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4.5.3“基地”文化课教师基本情况

4.5.4“基地”体育科研人员

4.5.5“基地”生源情况

4.6 福建省“基地”建设对策

4.6.1 树立人才核心观

4.6.2 对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要进行合理规划

4.6.3 建设“科、教、训”三结合基地

4.6.4 积极推进“基地”改革和机制创新

4.6.5 走体教结合道路

4.6.6 加强各级体校教练员的培训工作

4.6.7 建立和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市场

4.7 福建省体育发展对基地建设的影响

4.7.1 福建省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4.7.2 福建省群众体育

4.7.3 福建省竞技体育

4.7.4 福建省体育产业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 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为全面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实施体育后备人才精品工程,进一步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确保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于2004年起在全国近4000所各级各类体育学校中开展了以奥运会四年为一个周期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以下简称“基地”)。
   本研究以2005--2008年奥运周期,福建省共被认定10个“基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以协调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福建省“基地”建设现状作为切入点对福建省体育可持续发展进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基地”项目设置主要是建设优势、重点项目,挖掘潜优势项目,以现有“基地”为基础,适当扩大“基地”的布局范围,将一些拥有好教练和好苗子的训练点发展成为训练“基地”;根据《关于开展“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中的认定条件确定的13个影响因素,各个影响因素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通过调查访谈得知,处在基本满意的层次,要引起关注;“基地”教练员素质与科学训练水平不高,“基地”对于教练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比较重视,参加高水平培训比例较低:“基地”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自主创收的渠道和能力非常有限,社会资金融入量低,部分“基地”经费紧张;“基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等不适应,一些前景较好的项目已经走向市场,社会力量也陆续介入到后备人才体系,但总体规模不大,且存在不规范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