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鸡腿菇工厂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6h】

鸡腿菇工厂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前言

1.1 本研究工作的实用价值

1.2 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

1.2.1 鸡腿菇的生物习性与地理分布

1.2.2 鸡腿菇的营养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2.3 鸡腿菇栽培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1.2.4 鸡腿菇栽培的发展前景

1.2.5 设施农业基本概念及食用菌工厂化设施栽培的意义

1.2.6 国外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现状

1.2.7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现状

1.2.8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打造优势产品品牌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本研究的目的

2 鸡腿菇优良品种筛选

2.1 引进品种的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与分析

2.1.3 讨论

2.2 鸡腿菇8个菌株的栽培特性对比研究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2.3 小结

3 鸡腿菇优良品种最适培养料配方筛选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试验设计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添加氮源的配方处理对鸡腿菇产量的影响

3.2.2 添加氮源的配方处理对鸡腿菇产量的影响

3.3 小结

4 鸡腿菇工厂化栽培

4.1 标准化菇房设计及配套设施研究

4.1.1 选址

4.1.2 菇房规格

4.1.3 菇房保温及通风设备配置

4.1.4 升降温设备配置

4.1.5 防虫设备配置

4.2 工厂化生产鸡腿菇的栽培模式研究

4.3关键技术要素对鸡腿菇子实体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4.3.1 菌包菌龄

4.3.2 培养基的处理

4.3.3 覆土技术

4.3.4 空气相对湿度、温度等环境因子的调控技术

4.3.5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5 鸡腿菇工厂化栽培示范推广

5.1 示范区选址优势

5.1.1 自然条件优越

5.1.2 地理区位优势

5.1.3 政策环境良好

5.1.4 基础设施条件良好

5.1.5 示范区区位图

5.2 工厂化生产示范效应

5.2.1 项目实施前(2007年)武平鸡腿菇生产情况

5.2.2 项目实施后(2008年)武平鸡腿菇生产情况

5.2.3 项目实施后(2009年)武平鸡腿菇生产情况

5.2.4 示范区辐射带动效果总计

5.3 小结

5.3.1 示范区规模

5.3.2 生物学效率及生产周期

5.3.3 技术培训

5.3.4 品质

6 结语

6.1 优良品种的筛选

6.2 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6.3 工厂化栽培鸡腿菇关键技术要素

6.3.1 菌包菌龄

6.3.2 培养基的处理

6.3.3 覆土技术

6.3.4 环境因子的调控技术

6.3.5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又名毛头鬼伞,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食用菌,其菇体幼时细嫩,鲜美可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开发栽培鸡腿菇,消费市场越来越广阔。利用南方丰富的稻草资源栽培鸡腿菇,这样可延长种植水稻的产业链,实现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本研究以鸡腿菇工厂化栽培为研究内容,对其关键技术要素进行试验,并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探索在现有的栽培环境条件下的鸡腿菇工厂化栽培。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优良品种的筛选
   从15个鸡腿菇菌株中筛选出8个鸡腿菇菌株进行品比试验,发现栽培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B59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整齐、健壮,出菇齐,子实体洁白、鳞片极少、单生菇多,个体中偏大朵,生物转化率达到66.4%;第一潮菇产量较高,占整个产量的70%,且抗病、抗逆性强,菇品质好,适宜采用发酵料袋栽压块法进行设施化、工厂化商品生产。同时A63、F60也表现了较好的性状,生物转化率分别为60.0%和59.3%;可以作为工厂化栽培的备选菌株。
   2.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采用棉籽壳、稻草、麦麸、玉米粉四种成分为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对配方中添加稻草比例试验和进一步添加氮源配方的筛选试验表明:在棉籽壳中加入一定比例(12%~20%)的稻草,不仅增加了培养料的透气性,还保证了培养料中的水分含量,能够为鸡腿菇的生长提供所需的空气及水分。在试验处理范围内,采用配方:棉籽壳66%、稻草19%、麦麸10%、玉米粉2%、石灰3%和配方:棉籽壳73%、稻草12%、麦麸2%、玉米粉10%、石灰3%进行鸡腿菇栽培,其菌丝洁白、浓密、粗壮、长速快,生物学效率达到61.1%~65.9%。因此,采用部分稻草代替棉籽壳栽培鸡腿菇,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稻草资源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3.工厂化栽培鸡腿菇关键技术要素
   项目组重点对菌包菌龄、培养基的处理、覆土技术、空气相对湿度与温度等环境因子控制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要使出菇整齐、产量高、品质好,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和减少病虫害的侵染,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3.1菌包菌龄:经比较试验菌包菌龄以45~50天为宜。
   3.2培养基的处理:经生料、熟料、发酵料栽培方式的试验比较,认为培养基经过适当前发酵且灭菌处理更适于鸡腿菇工厂化生产,其周期较其它方式短20天以上,且出菇整齐。
   3.3覆土技术:覆土是鸡腿菇栽培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措施。覆土材料、覆土厚度、覆土方式、覆土pH与鸡腿菇的产量和质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选择结构蔬松、孔隙度大,通气性能良好,有一定的团粒结构的腐殖质土,如田园土、河泥土、塘泥土等进行消毒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覆土材料中病原菌和害虫的基数,覆土时注意覆土的含水量、均匀度及厚度等。
   3.4环境因子的调控技术:不管季节和气候的变化,鸡腿菇菌丝生长温度控制在22~28℃,子实体形成和发育温度控制在15~20℃;培养基含水量控制在60~70%,空气相对温度控制在75%~80%,同时注意空气、光线、培养基酸碱度等环境因子。总之,对这些环境因子的调控,要以解决主要矛盾为主,既要有因出菇房设备、设施不同和区域气候、季节变化不同的适时调节管理措施,又要注意以单个菇房为单位的室内环境的均衡性,切实造就一种适宜鸡腿菇生长的环境条件,鸡腿菇在产量、质量及周期上可得到最优的组合。
   3.5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通过以防为主的思路和灌输“无菌”、“消毒”、“灭菌”等观念搞好厂区内环境的清洁消毒,提高培养料的配制质量,加强对覆土材料的选择和处理,选用抗性强的菌株,抓好科学管理,谨防病从外来,清房后彻底消毒,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置。
   本项目筛选出适合鸡腿菇周年栽培的优良品种和培养料配方,总结出了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建立了一套鸡腿菇工厂化栽培操作技术规程。并在武平县岩前镇工业集中区食用菌科技园建立了日产2吨鲜鸡腿菇的工厂化栽培基地,通过技术培训、示范推广,促进了周边鸡腿菇周年生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为解决鸡腿菇生产季节性与消费需求周年化的矛盾,规范并推广无公害鸡腿菇规模化、周年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