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化学杀虫剂对黑腹果蝇的毒力测定及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6h】

化学杀虫剂对黑腹果蝇的毒力测定及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前言

1.1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1.2 食用菌害虫研究进展

1.3 食用菌害虫的防治现状

1.3.1 农业防治

1.3.2 物理防治

1.3.3 生物防治

1.3.4 化学防治

1.4 黑腹果蝇在食用菌上的发生与危害

1.4.1 黑腹果蝇的分布、寄主和为害

1.4.2 黑腹果蝇的形态特征

1.4.3 黑腹果蝇的生物学特性

1.5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2 杀虫剂的初步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

2.1.2 供试杀虫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黑腹果蝇的饲养及其同一虫态的获得

2.1.5 供试杀虫剂对黑腹果蝇卵的单浓度毒力测定

2.1.6 待测药剂对黑腹果蝇幼虫的单浓度毒力测定

2.1.7 数据处理

2.1.8 杀虫剂的初筛标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供试杀虫剂对黑腹果蝇卵的单浓度毒力测定

2.2.2 供试杀虫剂对黑腹果蝇幼虫的单浓度毒力测定

2.3 小结与讨论

3 初筛杀虫剂对黑腹果蝇的毒力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

3.1.2 供试杀虫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1.4 黑腹果蝇的饲养及同一虫态的获得

3.1.5 初筛杀虫剂浓度梯度的设置

3.1.6 初筛杀虫剂对黑腹果蝇卵和幼虫的防效及毒力测定方法

3.1.7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供试杀虫剂对黑腹果蝇卵的室内防治效果

3.2.2 供试杀虫剂对黑腹果蝇幼虫的室内防治效果

3.2.3 供试杀虫单剂对黑腹果蝇卵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3.2.4 供试杀虫单剂对黑腹果蝇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3.3 小结与讨论

4 供试杀虫剂对5种食用菌的影响及残留测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药品及主要实验仪器

4.1.2 供试食用菌菌株及菌袋

4.1.3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的制备

4.1.4 食用菌菌株的活化

4.1.5 供试杀虫剂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4.1.6 农药残留分析

4.1.7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浓度的阿维菌素对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4.2.2 不同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对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4.2.3 不同浓度的茚虫威对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4.2.4 不同浓度的吡虫啉对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4.2.5 不同浓度的乙虫腈对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4.2.6 不同浓度的氟虫双酰胺对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4.2.7 不同浓度的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对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4.2.8 吡虫啉和茚虫威在食用菌中的残留

4.3 小结与讨论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食用菌害虫的发生日益严重,给食用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Diptera:Drosophilidae)是食用菌栽培和果业生产中重要的害虫之一,其生活周期短,繁殖力强,一年可繁殖多代。幼虫钻入菇体、木耳的耳片或菌料内取食菌丝或有机质,致使子实体枯萎、菌料表面腐烂,且易感染杂菌引起交叉感染;成虫直接产卵于菇体、耳片或菌料表面,且是病菌、害螨等的传播媒介。因此,开展黑腹果蝇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于食用菌害虫的防治仍是以化学防治作为首选手段。本研究选择近年来市场上常用的杀虫剂及新上市的杀虫剂以黑腹果蝇为研究对象,通过毒力测定实验对其进行一个初步筛选,然后选择栽培较广的5种食用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平板加药法研究初筛杀虫剂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情况,以期筛选到几种可以在食用菌生产中使用的杀虫剂,解决化学防治中药害、农药残留超标和害虫抗药性产生等问题,为食用菌害虫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有效杀虫剂的筛选
   选择目前市场及生产中常用的杀虫剂14种,以黑腹果蝇的卵及3龄幼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浓度毒力测定法对其进行筛选。以校正死亡率达50%以上作为杀虫剂的有效标准。结果共筛得对黑腹果蝇卵有效的杀虫剂2种:吡虫啉和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对黑腹果蝇幼虫有效的杀虫剂8种: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乙虫腈、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以及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
   2.杀虫剂的防效及毒力测定
   分别采用玻片浸渍法和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测定了初筛杀虫剂对黑腹果蝇的卵和幼虫的防治效果及致死中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对黑腹果蝇的卵的防效达50%时,所需吡虫啉和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的浓度分别在25μg/ml和200μg/ml左右;在对黑腹果蝇幼虫的毒力测定中,以阿维菌素的毒力最高,LC50为0.131μg/ml,其次依次为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吡虫啉、乙虫腈和氟虫双酰胺。
   3.杀虫剂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采用PDA平板加药法,研究了初筛杀虫剂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影响不大,但浓度在0.25μg/ml时即显著抑制平菇、秀珍菇、香菇和毛木耳菌丝的生长;氯虫苯甲酰胺基本不影响平菇、双孢蘑菇、香菇和毛木耳菌丝的生长,但浓度在10μg/ml以上时显著抑制秀珍菇菌丝的生长;茚虫威对平菇菌丝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当浓度为7.5μg/ml即显著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吡虫啉对平菇、秀珍菇和毛木耳菌丝生长影响不大,但当浓度为8.75μg/ml时即显著抑制双孢蘑菇和香菇菌丝的生长;氟虫双酰胺显著抑制平菇菌丝的生长,但对毛木耳菌丝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乙虫腈对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均表现显著的抑制作用。
   吡虫啉和茚虫威施药4d后在平菇、秀珍菇和香菇上的残留均未超过国内外相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