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6h】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导论

1.1选题的背景、目的以及意义

1.2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2.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2.1利益相关者理论

2.2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利益相关者

3福建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实施状况分析

3.1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必要性

3.2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基本内容

3.3福建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使用状况

3.4福建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取得的成效

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福建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评价

4.1 评价的基本原则和依据

4.2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评价

4.3不同利益相关者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5省域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比较分析

5.1 省域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现状分析

5.2省域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实践分析

6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

6.1 基本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但林业经营者无法通过市场向他人出售生态环境服务,导致森林资源供给不足。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通过非市场化方法,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被各地广泛采用。为了提高森林资源的生态环境的服务供给,2004年正式成立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到2013年底福建省森林生态公益林已经达到4294万亩,其中国家级重点公益林2211.4万亩。目前福建省的省级与国家级森林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均为17元/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实实在在保护了生态公益林资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是,各个地区的地质、发展状况、生态意识等有所区别,在林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各方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凸显。本文旨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评价进行分析,研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差异,为政策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和直接的建议。
  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六个部分:(1)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相关的文献综述,以及本研究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和所用的研究方法;(2)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3)介绍福建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目标、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基本内容,分析了福建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使用状况以及福建省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政策取得的成效;(4)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福建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利益相关者林业管理部门、村集体、林农和护林员的评价,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5)对比分析了省域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差异;(6)论文的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