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6h】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插图

文献综述: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从组织和细胞水平,探讨参附注射液(Shenfuinjection,SF)对大鼠移植肝脏在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injury,IRI)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具体机制。 方法:采用72只健康雄性SD(Sprague Dawley)大鼠,重190~220g,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F组(SF组受体在供肝植入门静脉血流恢复后即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SF 1ml/100g,对照组以相同的方式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每组18对,采用二袖套法进行原位肝移植。其中每组按门静脉再灌注时间不同,又分为三组,分别于肝移植完成2h、4h和6h后收集受体的血清和肝组织,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测定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mRNA。另选用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重180~210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F组(SF组每孔细胞悬液滴加0.5mlSF,对照组每孔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其中每组按再氧化时间不同,又分为三组,分别进行原位肝脏灌注,所得细胞悬液进入缺氧-复氧模型(模拟体外IRI)。分别于复氧2h、4h和6h后取细胞悬液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测定ICAM-l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NF-κB的表达。 结果:用于血清和组织学检测的大鼠中,在肝移植完成后2h、4h和6h,SF组TNF-α浓度分别为(576±60pg/ml、518±52pg/ml和421±35pg/ml),较对照组的浓度(831±65pg/ml、715±69pg/ml和598±52pg/ml)明显低(P<0.05);同时,SF组组织的NF-κR和ICAM-lmRNA表达均明显弱于对照组。在复氧2h、4h和6h后,SF组SEC的ICAM-1浓度分别为(444±3.4 pg/ml、68±3.2 pg/ml和73±4.5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4.3 pg/ml、98±6.5 pg/ml和111±5.7pg/ml,P<0.05);SF组SEC的NF-κB表达明显弱于对照组。 结论:SF能减轻IRI对移植肝脏特别是窦状内皮细胞的损伤,其机制是通过抑制肝组织中NF-κB的活化,有效下调TNF-α的分泌,降低ICAM-1的生成,从而减少白细胞对SEC的粘附,显著改善微循环。本研究可为提高肝移植质量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