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甲状腺供血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6h】

甲状腺供血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甲状腺供血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三维解剖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及说明

第二部分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甲状腺癌供血动脉的初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及说明

文献综述 甲状腺血供的研究现状及其前景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对甲状腺供血动脉显示能力及三维影像学特征。 方法:收集103例在本院行颈部64层螺旋CTA扫描并符合本研究患者的颈部原始图像,将数据在AW4.2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及高级血管分析(Advanced vessel analyze,AVA)等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综合分析,观察甲状腺供血动脉特征。 结果:103例共显示207支甲状腺上动脉,180支甲状腺下动脉,10支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上动脉多源自颈外动脉起始部(61.35%);甲状腺下动脉多源自甲状颈干(87.78%);甲状腺最下动脉多源自头臂干(88.89%)。甲状腺上动脉源自起源动脉前内壁最多(58.45%);起源于甲状颈干的双侧甲状腺下动脉均源自其内侧壁;甲状腺最下动脉均源自起源动脉前壁。本研究共统计分支类型:甲状腺上动脉腺体支7种,左右各1支(L1R1)最多见(37.25%),非腺体支5种分支类型,3种分支,即喉上动脉、环甲动脉及胸锁乳突肌动脉,甲状腺下动脉腺体支2种分支类型。 结论:甲状腺供血动脉解剖学特征复杂,64层螺旋CTA能对其予以较好评价。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研究甲状腺癌供血动脉的影像学特征。 方法:收集101例已在本院行颈部64层螺旋CTA检查且符合本研究病例的颈部原始图像,包括正常组65例,甲癌组36例,将数据在AW4.2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及高级血管分析(Advanced Vessel Analyze,AVA)等多种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综合分析甲状腺癌供血动脉特征。 结果:正常组甲状腺上、下动脉主干内径分别为(1.4~2.7)mm,平均值(1.78±0.25)mm及(0.8~2.9)mm,(1.66±0.37)mm。甲状腺癌组36例肿瘤均由甲状腺动脉(76支)供血,所有供血动脉的起源、数目、内径等三维形态学特征均得到清晰显示。肿瘤供血动脉不同程度增粗、扭曲,走行至肿瘤内部,部分血供异常丰富的肿瘤内可见杂乱无章的血管网。本研究将供血动脉来源统计为3型:仅甲状腺上动脉供血型18例(50%),22支动脉进入瘤内;仅甲状腺下动脉供血型6例(16.67%),6支动脉进入瘤内;甲状腺上下动脉均供血型12例(33.33%),48支动脉进入瘤内。 结论:64层螺旋CTA能够提供甲状腺癌供血动脉的来源、数目等详细数据,有效评价肿瘤相关血管的三维影像学特征,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