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HIFU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6h】

HIFU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仪器设备

1.3 治疗方案

1.4 评价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2.2 肌瘤消融情况

2.3 术后彩超随访评价

2.4 症状评价

2.5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3.1 有效性

3.2 安全性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图

文献综述 多发性子宫肌瘤保子宫疗法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其发病机理并不完全清楚。子宫肌瘤常引起不规则阴道流血、腰骶部胀痛、尿频、尿潴留、便秘、疼痛、不孕、流产等症状,这成为患者最常见的就诊原因,多发性子宫肌瘤肌瘤数目多,子宫体积增大较单发肌瘤明显,症状表现会更加明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寻找以最小的伤害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这些治疗包括子宫动脉栓塞(UAE),磁共振/超声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MRgHIFU/USgHIFU)和超声引导的射频消融治疗等。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是一项新的技术,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无创治疗技术。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HIFU治疗子宫肌瘤是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目前对于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虽多,但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明确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问题。
  目的:研究HIFU在多发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医生及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资料和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就诊于重医附一院行子宫肌瘤超声消融治疗患者。按照多发性子宫肌瘤纳入及排除标准,随访情况进行筛选。共纳入28例,86个肌瘤,患者术前MRI图像可见肌瘤数目最少2个,最多7个,肌瘤直径范围1-11cm。收集治疗后及术后随访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处理措施及恢复时间,术后通过磁共振T1增强图像测量肌瘤无灌注区的各个径线,计算体积,并计算消融率。同时比较各类型肌瘤的消融率差异。在术后1,3,6月超声随访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变化,并与术前超声所测体积对比。于术后6月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超声消融治疗,不良反应发生为SIRA-B级,通过观察或简单药物治疗可恢复,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术后平均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为2h-7d。86个肌瘤平均消融率(80.67±18.45)%,显效率91.86%(79/86)。术后1月随访患者16例,共计50个肌瘤,子宫平均缩小率(16.92±14.79)%,肌瘤平均缩小率(26.32±35.94)%;术后3月随访患者17例,共计60个肌瘤,子宫平均缩小率(30.57±19.80)%;肌瘤平均缩小率(46.12±22.20)%,术后6月随访患者12例,共计39个肌瘤,子宫体积平均缩小率(31.55±12.92)%,肌瘤平均缩小率(58.31±20.34)%。术前及随访子宫及肌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类型间肌瘤的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患者症状缓解率达96.43%(27/28)。
  结论:HFU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疗是安全有效的。多发性子宫肌瘤与单发肌瘤相比,治疗时间有所延长,影响因素更复杂。HIFU在保留子宫的基础上,为患者提高了一种无创、副反应小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