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颅内肿瘤继发癫痫患者术中镇静类麻醉药物对皮层脑电的影响
【6h】

颅内肿瘤继发癫痫患者术中镇静类麻醉药物对皮层脑电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试验方法

1.3 BS判别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麻醉诱导时镇静类诱导药物咪达唑仑和丙泊酚所致BS发生数的比较

2.2 维持麻醉时是否停止静脉泵入丙泊酚所致BS发生数的比较

2.3 维持麻醉时是否控制七氟烷吸入浓度所致BS发生数的比较

2.4 监测2与监测1中BS发生总数的比较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四种镇静药物对癫痫手术患者循环系统及脑电活动的影响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颅内肿瘤继发癫痫患者镇静类麻醉药物不同组合方案对术中皮层脑电(electrocorticography, ECoG)的影响,探讨癫痫外科手术中镇静类麻醉药物的较佳给药方案。
  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100例伴癫痫发作的颅内肿瘤患者,利用随机号码表法分为4组,每组25例。各组镇静类麻醉药物具体用法为:A组:麻醉诱导静脉推注丙泊酚(2mg/kg),麻醉维持:1%七氟烷0.8~1.0倍MAC吸入,复合丙泊酚1.60~2.50mg/(kg·h)持续静脉泵入;ECoG监测(监测1)前约10min停泵丙泊酚,监测时将七氟烷浓度控制在0.5倍MAC以下。B组:麻醉诱导: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1mg/kg代替丙泊酚,其余同A组。C组:ECoG监测前不停泵丙泊酚,其余同A组。D组:监测时不控制七氟烷吸入浓度到0.5倍MAC以下,仍为0.8~1.0倍MAC,其余同A组。统计分析各组ECoG监测中暴发抑制(burst suppression,BS)发生数。病灶切除后行第2次ECoG监测(监测2),监测2按我们预试验中认为最佳的方案给药,即监测前约10分钟停泵丙泊酚,监测时将七氟烷吸入浓度控制在0.5倍MAC之下;比较所有100患者监测1与监测2中BS发生总数。
  结果:①A、B组间比较,A组BS发生数明显低于B组(P<0.05);②A、C组间比较,BS发生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D组间比较,A组BS发生数明显低于D组(P<0.05);④监测2中仅B组有1例患者出现BS,其BS的发生总数明显低于监测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颅内肿瘤继发癫痫患者中,本研究推荐的镇静类麻醉药物使用方案是:麻醉诱导予丙泊酚(2mg/kg)静推,维持镇静采用1%七氟烷吸入复合丙泊酚1.60~2.50mg/(kg·h)静脉泵入, ECoG监测前10~15min停用丙泊酚,监测时将七氟烷吸入浓度控制在0.5倍MAC之下,以减少对ECoG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