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探讨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6h】

探讨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入选标准

1.3 诊断标准

1.4 研究分组与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0 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院内感染情况

2.1 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2.2 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院内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2.3 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抗生素组与非抗生素组院内感染率、再出血率比较

2.4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2.5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2.6 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现状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0月份至2014年1月份273例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院内感染、再出血的高危因素,预防性使用抗菌素对院内感染及再出血的影响。
  结果:
  1.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率为20.8%,肝硬化未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率为5.4%,两类患者感染率差异明显(P<0.01)。
  2.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白细胞计数、Child-Pugh分级、入院时出血方式、有无使用抗生素、院内再出血方面有明显的差异(P<0.05)。
  3.再出血组与非再出血组相比,两组患者在白细胞计数、Child-Pugh分级、年龄、是否发生院内感染方面具有明显差异(P<0.05)。
  4.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够降低肝硬化出血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对发生院内再出血的概率无明显影响,抗生素组与非抗生素组院内感染率分别为11.3%、27.8%(P<0.01);再出血率分别为13.0%、12.0%(P>0.05)。
  5.以呕血入院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够明显降低院内感染率的发生,抗生素组与非抗生素组院内感染率分别为13.4%、37.3%(P<0.01);黑便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院内感染发生率没有明显影响,抗生素组与非抗生素组院内感染率分别为12.0%、6.0%(P>0.05)。
  6.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Child-Pugh A级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院内感染发生率没有明显影响,抗生素组与非抗生素组院内感染率分别为7.8%、13.6%(P>0.05);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Child-Pugh B-C级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够明显降低院内感染率的发生,抗生素组与非抗生素组院内感染率分别为12.9%、38.0%(P<0.01)。
  7.多因素分析显示呕血、Child-Pugh分级高、白细胞计数高为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其 OR值分别为3.119(95%CI=1.383~7.034, P<0.01)、2.405(95%CI=1.129~5.123, P<0.01)、1.241(95%CI=1.073~1.435, P<0.01)。
  结论:
  消化道出血增加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高Child-Pugh分级、高白细胞计数、呕血为肝硬化出血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独立危险相关因素,高龄、高Child-Pugh分级为肝硬化出血患者院内再出血的高危相关因素;肝硬化Child-Pugh B-C级呕血患者建议入院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黑便、Child-Pugh评分低(A级)的患者是否需要常规预防性使用抗菌素值得商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