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轻度应激不敏感大鼠海马突触活性区分子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6h】

慢性轻度应激不敏感大鼠海马突触活性区分子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材料

1.1仪器设备

1.2试剂、耗材

2.方法

2.1 SDS-PAGE胶的配方

2.2 CMS动物模型及行为学检测

2.3糖水偏好检测(SPT)

2.4旷野实验(OFT)和强迫游泳实验(FST)

2.5海马突触的制备

2.6 iTRAQ标记和SCX分级

2.7 LC-MS/MS分析

2.8蛋白质鉴定和定量

2.9抗体和免疫印迹(WB)技术

2.10统计分析

3.结果

3.1 海马突触接点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3.2差异表达蛋白的特定分类

3.3不同膜蛋白的功能分级

3.4与压力有关的突触前转运和SNARE蛋白的免疫印迹检测

4.1 CMS大鼠分成应激敏感组和应激不敏感组亚型

4.2 CMS抵抗的关键基础—海马神经突触结

4.3 Rab3a和Munc-18相互作用作为一种潜在的分子适应来促进SNARE调解的膜融合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抑郁症中突触功能紊乱:潜在的治疗靶点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重要学术会议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应激性事件通常被认为是抑郁症的主要促发因素,但在日常生活中有部分人群即使饱受压抑仍可保持正常心理状态,导致该现象发生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晰。众多研究发现抑郁症存在海马神经突触可塑性和递质传递的紊乱,已成为各种抑郁症发生发展的最终共同途径,而这在应激抵抗分子机制研究中所体现的适应性变化也需深入分析。
  方法:首先使用一种慢性温和应激(CMS)方案得到了正常、应激敏感和应激抵抗三个组别大鼠,然后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各组大鼠海马突触连接的蛋白质组进行了定量分析。差异蛋白质的突触定位和功能分析后,选取感兴趣蛋白质进行了免疫印迹(Immumoblotting)分析。
  结果:通过基于ITRAQ标记的定量分析,4318个蛋白质被量化,其中有89个为差异膜蛋白。通过 SynaptomeDB突触定位搜寻,我们发现81(91%)个有预测的突触定位。该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了一系列候选突触膜蛋白质,可能与应激敏感性有密切关系。后续功能分析显示,涉及突触膜转运的蛋白质系统在突触前活性区域表现出显著差异,是潜在的分子适应性机制。通过 STRING和免疫印迹分析,在应激不敏感大鼠海马突触前活性区中膜相关 Rab3a-GTP和 Munc18-1共调节syntaxin-1/SNAP25/VAMP2复合物的组装,促进SNARE调节的膜融合和神经递质释放,可能是应激保护机制的一部分,从而积极维护一个情感的体内平衡,是潜在的抗抑郁新机制。
  结论:揭示在应激不敏感大鼠的海马突触活性区存在的应激保护相关的分子适应性,增进了我们对应激不敏感性机制的理解。

著录项

  • 作者

    于佳;

  •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 学科 临床检验诊断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谢鹏,陈婷梅;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749.41;R361.3;
  • 关键词

    抑郁症; 海马突触; 蛋白表达; 细胞病理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