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针联合跑台运动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神经肌肉接头重塑的研究
【6h】

电针联合跑台运动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神经肌肉接头重塑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电针对受损骨骼肌修复中NMJ重塑的相关蛋白GAP-43和Agrin表达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电针联合跑台运动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神经肌肉接头重塑的研究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小结

全文总结

未来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医药对骨骼肌损伤治疗的研究现状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研项目录用或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电针联合跑台运动对骨骼肌钝挫伤模型大鼠组织形态学、神经电生理学及损伤局部生长相关蛋白(Growth associate protein-43,GAP-43)、聚集蛋白(Agrin)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联合跑台运动促进骨骼肌钝挫伤后NMJ重塑的作用机制。
  方法:
  1、3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4只为正常对照组,余26只为模型组。模型组在建立右下肢腓肠肌急性钝挫伤模型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然恢复组和电针治疗组,每组分别取损伤后7d、14d、21d作为指标观察点,每个观察点4只大鼠。正常组不予任何处理;自然恢复组不予治疗,进行自然恢复;电针组按照局部取穴原则,选取足三里、阿是穴于造模成功48h后开始电针干预,连续干预5d后,休息2d。使用HE染色、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各组损伤局部组织形态改变、GAP-43及Agrin蛋白的表达量变化。
  2、30只雄性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自然恢复组,跑台组,电针组,电针联合跑台组,每组各6只,于损伤后21d作为指标观察点。正常组、自然恢复组及电针组同前一部分实验处理;跑台组在造模成功后按照跑台运动计划表给予跑台干预;电针联合跑台组在大鼠跑台运动后立即使用电针干预(具体参数同电针及跑台组),同样干预5d后,休息2d。采用HE染色、肌电图、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各组损伤局部组织形态改变、神经电生理变化及Agrin蛋白的表达量。
  结果:
  HE染色显示:正常组骨骼肌纤维紧密有序的排列,肌肉组织结构完整;自然恢复组有大量的瘢痕组织出现,肌纤维结构被严重破坏;电针组的肌纤维形态结构未见明显改变,有瘢痕组织的出现且较自然恢复组明显减少;跑台组明显可见肌纤维变粗,但存在较多的瘢痕组织;电针联合跑台组的肌纤维形态结构恢复得最好,其中正常肌纤维可见明显变粗,可见少量瘢痕组织,。
  神经电生理检测显示:在骨骼肌损伤修复终末阶段其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仍有异常改变,在损伤后第21d,自然恢复组的CMAP明显异常,其中潜伏期变长,波幅变短;电针干预后其潜伏期较自然恢复组明显缩短,波幅变长;和电针组相比跑台运动后,其潜伏期变长但明显短于自然恢复组,而波幅则较自然恢复组变长,却短于电针组;相较于跑台组及电针组,电针联合跑台组的动作电位未见异常改变,更趋于正常。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正常组中Agrin及GAP-43的表达量相对较少,当骨骼肌受损后Agrin及GAP-43表达量持续性增高(P<0.05),到损伤后第14天时GAP-43的表达水平达到顶峰之后开始下降,和自然恢复组相比电针组GAP-43的表达量能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P<0.05)。Agrin蛋白的表达量在骨骼肌损伤后一直呈上升趋势(P<0.01),且电针组高于自然恢复组(P<0.05)。在骨骼肌修复终末阶段,联合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1);跑台组Agrin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电针组(P<0.01),但显著高于自然恢复组(P<0.05)。
  结论:
  电针联合跑台运动比单一的电针及跑台运动更有利于骨骼肌钝挫伤后NMJ的重塑,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损伤处GAP-43、Agrin的表达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