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日礼貌语言与其文化价值观比较研究
【6h】

中日礼貌语言与其文化价值观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1.1中日礼貌用语对比研究的价值与目的

1.2研究现状综述

1.2.1礼貌用语的研究现状

1.2.2汉语礼貌用语的研究现状

1.2.3日本礼貌用语研究现状

1.2.4中日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以及背后的文化价值观

1.3论文写作思路

2礼貌用语的概述

2.1礼貌现象的理论支撑

2.2礼貌语言的定义

2.3礼貌语言的功能

2.4礼貌语言的特点

3中日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

3.1感谢语

3.1.1汉语感谢语

3.1.2日语感谢语

3.1.3中日感谢语文化

3.2道歉语

3.2.1汉语道歉语

3.2.2日语道歉语

3.2.3中日道歉文化

3.3敬语

3.3.1汉语的敬语

3.3.2日语的敬语

3.3.3中日敬语文化

3.4寒暄问候语

3.4.1汉语寒暄语

3.4.2日语寒暄语

3.4.3中日寒暄语文化

4中日文化价值观对比研究

4.1中国民族性格文化

4.1.1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的整体文化

4.1.2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

4.1.3乐感文化

4.2日本民族性格文化

4.2.1恶劣的地理环境与原始民族性格

4.2.2渔业与游牧经济与集体意识

4.2.3耻感文化

5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礼貌用语是维持良好社会人际关系的必要手段,不同国家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能在合适的语境正确地运用礼貌用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礼貌语言文化是必要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貌文化丰富发达,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拥有丰富的汉语礼貌语言。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也以礼仪著名。同处在东方儒家文化圈,中日两国在礼貌语言以及礼貌文化上有非常多相似之处,两国人民进行交际时,在这些相似的地方能很好地理解彼此,可是中国和日本毕竟是不相同的国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礼貌语言,这些礼貌语言在用法上虽有相似,可更多的是两国文化体现出的不同,这便是本文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来介绍中日礼貌语言的对比研究。
  第一部分为绪论之文献综述部分。在文献综述这部分,第一讨论此课题的研究意义;第二详细地叙述国内外对于该课题相关的研究综述情况:笔者在中国知网这个平台上,将汉日礼貌用语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与汉英礼貌用语对比研究相比,汉日礼貌用语的相关研究少多了,所以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部分为礼貌用语的概论。这部分叙述了礼貌用语的理论支撑,礼貌用语的定义、功能、特点以及形式。其中,礼貌用语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感谢语、道歉语、敬语以及寒暄语。
  第三部分就分别从这五类语言展开分析中日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这是本论文着重研究的部分。第一类是中日感谢语的对比研究。重点介绍了汉语感谢语用责备和关心的方式来表达感谢的特点以及日语感谢语用道歉来表示感谢的习惯。然后论述了中日感谢语文化。第二类是中日道歉语的对比研究。汉语中直接表达道歉的词语寥寥无几,笔者重点介绍了“对不起”和“不好意思”,并挖掘为什么直接道歉语这样稀少的原因,这与中国人爱重面子的心态有关。跟中国相反,日语中的道歉语特别多,它们使用的范围广,使用的频率高。笔者继续探讨了这背后的文化原因,跟日本民族的恩情观念分不开,他们认为道歉是有礼貌的表现,由于自己的失礼造成别人的不便,给别人添了麻烦,一定要道歉。第三类是中日敬语的对比研究。现代汉语的敬语主要分为敬辞和谦辞,其中敬辞又可细分为人称代词敬称、一般通用称谓、职业身份称谓和亲属称谓。日语的敬语分为尊敬语、谦逊语、丁宁语及美化语。和汉语敬语相比,日语敬语体系更发达,从词汇到句子都能变成敬语的表达。第四类是中日寒暄语的对比研究。汉语寒暄语形式丰富,句式灵活,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在寒暄语上,可以说汉语远远超过了日语。汉语寒暄语体现出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的亲昵,而不像日语结构固定化的寒暄语,和熟人亲密,和外人只是客气。
  第四部分,从源头挖掘中日文化价值观。笔者从地理环境、两国经济生产方式和两国独特的文化,分析了中国民族性格和日本民族性格,找寻形成这些民族性格后面深层次的原因。
  第五部分,结语。总结整篇文章所陈述的观点与大致内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