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过文本细读改良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方法研究——以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
【6h】

通过文本细读改良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方法研究——以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1.1.1从教师角度

1.1.2从学生角度

1.2国内外文本细读的研究综述

1.2.1国外文本细读研究

1.2.2国内文本细读研究

1.2.3文本细读教学方法研究综述

1.3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研究目的

1.3.2研究内容

1.3.3研究重难点

1.4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研究方法

1.4.2研究思路

2 文本细读概述

2.1文本细读的内涵

2.2古典诗词文本细读的必要性

2.3高中生进行文本细读的必要性

3 针对古典诗词提出的细读方法以及教学要点

3.1分析意象

3.2对于感受的深刻而独特的表现

3.3 连接缝隙

4结语

4.1研究创新

4.2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入选教材的诗词更是经典。古典诗词的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学生的性情、丰富学生的思想和增强其审美能力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古典诗词的教学历来也是一个难点。古典诗词的解读需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讲究技巧,才能让学生对诗词有深刻的理解。但是由于教师文本解读能力不够,导致解读不够深入,有的教师对文本解读过于功利化,容易导致语文课变成高考知识的复习课,有的教师过于依赖教参或者现成的资料,导致解读生搬硬套,过于教条化,正是由于以上的错误解读或者解读不到位,学生没能学习到有效的文本解读方法,或者只是抓住一点就进行展开联想,缺少整体的观点,导致解读流于表面。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以期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改良高中古典诗词的教学,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古典诗词本身有进行文本细读的必要性和高中生阅读诗词也需要进行文本细读。古典诗词是高度凝结的艺术,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教化功能。高中生进行文本细读可以弥补传统“知人论世”解读方法的不足,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应对高考。
  第二部分:针对古典诗词提出文本细读的方法以及教学要点。诵读是进入文本的第一步,是读者初步感受文本的途径,是古典诗词阅读和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诵读方法使其读出情感读出意味。经过有效诵读之后,提出了三种诗词的细读方法,一是分析意象,通过对意象的分析,让学生体会意象凝聚成的意境以及场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诗词所描写的画面用自己是语言进行描述,但要抓住重点字词,对能揭示诗人情感的语词要作重点描述。二是分析诗人对感受的深刻而独特的表现,这需要经过读者的思维的转换才能读出多层意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置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诗词营造的氛围中,进行适度的联想和想象。三是连接缝隙。古典诗词留有空白,需要读者寻找连接点,填补空白。教师要善于发现连接点,联系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体验,对诗词空白进行填补。
  第三部分:总结。本文主要针对粤教版的古典诗词进行文本细读及对教学提出相关建议。由于本人学识有限以及中学教学经验不足,对论文提出的方法尚有不足,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和指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