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考虑知识多维属性特征的协同产品创新知识共享及其治理方式
【6h】

考虑知识多维属性特征的协同产品创新知识共享及其治理方式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产品创新模式研究

1.3.2 协同产品创新研究

1.3.3 协同产品创新知识共享研究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总结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课题来源

1.4.1 论文研究的目的

1.4.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4.3 课题来源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协同创新理论

2.1.1 基本概念

2.1.2 主体构成

2.2 知识共享理论

2.2.1 基本概念

2.2.2 知识共享影响因素

2.3 演化博弈理论

2.3.1 基本概念

2.3.2 理论特征

2.3.3 复制动态方程与演化稳定策略

2.4 组织治理理论

2.4.1 契约理论

2.4.2 信任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协同创新知识属性多维分析

3.1 法律属性特征

3.1.1 专属性

3.1.2 公属性

3.2 商品属性特征

3.2.1 价值特性

3.2.2 使用价值特性

3.3 创新属性特征

3.3.1 同质性

3.3.2 异质性

3.4 外部属性特征

3.4.1 负外部性

3.4.2 正外部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考虑知识属性特征的协同创新知识共享研究

4.1 协同创新知识共享机理

4.1.1 协同创新知识共享的内涵及特征

4.1.2 协同创新知识共享的动因

4.1.3 协同创新知识共享的阻碍因素

4.1.4 协同创新知识共享的异质主体协同交互过程

4.2 协同创新知识共享原则

4.2.1 互惠互利原则

4.2.2 知识价值增值原则

4.2.3 利益均衡分配原则

4.3 协同创新异质主体知识共享博弈分析

4.3.1 演化博弈理论在协同创新知识共享中的适用性

4.3.2 演化博弈过程中的一次阶段博弈

4.3.3 协同创新知识共享演化博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协同创新知识共享治理模式及影响

5.1 共享治理模式

5.1.1 契约治理模式

5.1.2 章程治理模式

5.1.3 信任治理模式

5.2 共享治理模式在协同产品创新知识共享中的影响

5.2.1 共享深度

5.2.2 共享广度

5.2.3 共享高度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是企业、客户、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等为了实现产品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不同异质组织主体间跨学科、跨部门、跨组织的深度合作与协同,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产业升级提供了有效途径。知识协同和共享作为协同创新的本质内核,是异质主体间私有/共有知识的共享,进一步形成知识创造和价值溢出的协同交互过程。然而,协同创新知识共享涉及异质主体的多样性、利益的多元化,以及知识的多维属性,并由此造成的协同创新知识共享水平未达预期,而相关研究虽然以知识的不同属性为视角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却未考虑日趋强化和严格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赋予知识属性内涵和外延的改变,及由此带来的属性特征拓展,进而对协同创新知识共享的影响。
  鉴于此,本文首先在考虑产权和专利保护的情况下基于社会属性视角对异质主体知识从法律、商品、创新和外部等四个方面的属性进行分析,刻画其特征,揭示上述属性对协同创新知识共享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界定了协同创新知识共享的概念和特征,同时分析了协同创新知识共享的内外驱动因素,并从异质主体的多样性、异质性及其利益诉求的多元化,以及核心知识的过度保护三个方面分析协同创新知识共享的阻碍因素。特别地,对协同创新知识共享异质主体协同交互行为的探讨,及协同创新知识共享实现的三大保障性原则的阐述,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协同创新知识共享中异质主体的协同互作关系。而通过协同创新知识共享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分析则更好地指导了我们对提高异质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知识共享的意愿以及提升协同创新异质主体知识共享的水平作出相关实施对策。最后,构建了基于“契约-章程-信任(Contract-Constitute-Trust,CCT)”的协同创新知识共享治理模式,并分析该模式在共享高度、共享广度和共享深度三方面的正向作用,以期抑制知识外部属性和法律属性的不利影响,改善知识共享环境,提升异质主体间的信任度和知识共享水平,从而最大程度发挥知识创新价值溢出的商品属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