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汽车焊接夹具和检具技术说明手册》的英译实践报告
【6h】

《汽车焊接夹具和检具技术说明手册》的英译实践报告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Task Description

1.1 The Background of the Task

1.2 The Content of the Task

1.3 The Objective of the Task

1.4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1.5 The Layout of the Report

2.Skopos Theory Applied in the Course

2.1 Introduction to Skopos Theory

2.2 Application in Auto Sci-tech Text Translation

3.Translation Process

3.1 Before Translation

3.1.1 Parallel Text Reference

3.1.2 Glossary Building

3.1.3 Analysis of the Text

3.2 While Translation

3.2.1 Project Schedule

3.2.2 Translation Quality Monitoring

3.3 After Translation

3.3.1 Proofreading

3.3.2 Review of Others

4.Case Analysis

4.1 Vocabulary Translation

4.1.1 Terms

4.1.2 Nontechnical Terms

4.2 Sentences Translation

4.2.1 Imperative Sentences

4.2.2 Sentences with No Subject

4.2.3 Long Sentences

4.3 Discourse Translation

5.Conclusion

5.1 Fingdings

5.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es

Appendix A:The Source Text and Its Translated Version

Appendix B:Glossaries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汽车焊接夹具和检具技术说明手册》作为汽车零件技术指南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汽车内部技术人员学习和交流的主要工具。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积极“走出去”,不同语言与文化的人们之间相互交流和切磋汽车技术成为了必然,这就对汽车科技文本的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说明手册主要介绍了夹具及检具技术的设计目的、各零件构成、技术要求及使用方法等。为技术人员对零部件焊件进行装配焊接及评测零件质量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该说明手册具有专业术语繁杂,无主句常见且多用散句和长句的科技类文本特点。本文主要以德国功能学派代表汉斯·弗米尔(Vermeer,Hans.)提出的翻译目的论为主要理论依据,根据翻译过程中的难点,提出了科技文本英译的具体翻译策略。本实践报告以《汽车技术中的焊接夹具和检具技术说明》为研究对象,一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翻译的具体任务,主要从任务的背景,任务的具体内容以及最后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来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介绍了相关翻译理论,主要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进行阐释;第三部分主要谈翻译过程:译前准备、翻译流程控制、译文审校;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主要从专业术语,非专业术语的翻译;祈使句,无主语句和长句的翻译等方面简要分析汽车技术文本的语用特征,结合功能目的论的三大原则,分析汽车技术文本翻译过程中的重点及难点,并探讨出相应的的直译,意译,增译和合译等翻译策略。该技术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通过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使译文能准确传递原文本信息,为外国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中国汽车零件技术提供可能。文章的最后部分是笔者对此次翻译活动的反思与体会,并针对汽车技术文本英译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给其他从事汽车技术翻译的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