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游记》与《西洋记》叙事模式比较研究
【6h】

《西游记》与《西洋记》叙事模式比较研究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游历叙事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西游记》:宣教历难

一、不断成长的游历人物

二、借此言彼的异域描写

第二节 《西洋记》:游历征服

一、依傍历史的游历叙事

二、写实为重的西洋各国

小结

第二章 《西游记》与《西洋记》的叙事视角

第一节 视角的流动性

一、取经故事中心的转移

二、郑和角色的转变

第二节 叙事动力的差异

一、《西游记》:考验与救赎

二、《西洋记》:抚夷与取宝

小结

第三章 各具特色的叙事结构

第一节 《西游记》:双线叙事

一、表层结构——取经历劫

二、深层结构——定心修心

第二节 《西洋记》:历史叙事的神魔化

一、“演义体”“神魔体”与“游记体”的结合

二、家国同构的叙事模式

小结

第四章 同中有异的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

第一节 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

一、时序

二、时距

三、频率

第二节 时空转换与情节结构的开放性与封闭性

一、开放性——贯通三界

二、封闭性——大团圆结局模式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西游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以下简称《西洋记》)都是明代的神魔小说,在叙事方面有着完全不同于写实性作品的地方,本文通过对叙事模式的对比,即游历叙事的文本特征、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以及叙事时间与空间等方面,深层次挖掘文本的内容、主题与艺术特色,探讨两部小说的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分析《西游记》对《西洋记》的垂范和影响,以及《西洋记》对《西游记》的继承与发展。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两部作品游历叙事的文本特征进行分析,探究二者游历叙事的不同侧重点。《西游记》重在体现宣教历难,游历人物在取经途中不断成长,实现了自我身份的转化,同时对异域的描写有象征意味,对历代材料能够化旧为新,点铁成金。《西洋记》意在抚夷取宝,在游历叙事中侧重体现了游历征服的特征,游历人物依傍历史,主要人物形象缺乏成长变化,游历所经西洋各国以写实为重,有文史互证的作用。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西游记》与《西洋记》的叙事视角。两部小说都继承了章回体小说第三人称为主的叙事视角,并且体现出视角的流动性,即由全知全能的外视点向内视点的转化;此外,都涉及行动元及其转变。“对头”和“助手”的交错,增加了小说的叙事张力。两部小说的叙事动力不同,《西游记》的叙事动力为考验与救赎,《西洋记》为抚夷与取宝。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两部作品各具特色的叙事结构。《西游记》的叙事结构是以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双线叙事形成一定文化张力;《西洋记》的叙事结构特色体现为历史叙事的神魔化,小说以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为线索,主体是“游记体”,但在小说中又体现了“演义体”和“神魔体”的特点,此外,作品还体现出家国同构的叙事模式。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两书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叙事时间和空间。通过时序、时距和频率体现出历史时间的淡化,神话时间的勾锁,展现了神魔小说驰骋想象、纵贯鸿蒙与结构阔大的特色。两部小说在时空转换与情节结构上体现出贯通三界的开放性和大团圆结局的封闭性模式。

著录项

  • 作者

    刘佳;

  • 作者单位

    陕西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陕西理工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雷勇;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西游记; 西洋记; 叙事模式; 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