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色彩研究及在重庆城市色彩规划上的应用
【6h】

城市色彩研究及在重庆城市色彩规划上的应用

代理获取

摘要

“蓝天、碧海、绿树、红瓦”,生动而贴切地道出了青岛美丽的风光。而“青山、绿水、粉墙、黛瓦”则是古代重庆的真实写照。君不见,黄花园大桥隧道北侧经过修整的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不正是这样一幅景象么?仅仅十六个字就准确地展现了两地城市景观中最为典型的场景,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的奇妙组合。由此,我真切地领悟到城市色彩的极端重要性,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是认知城市形象最为直接和最为普遍的视觉元素,也是塑造城市景观最为简便和最为有效的构成元素。可惜我们过去对此认识不足,研究不够,规划不力,实施欠佳。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色彩”作为构成城市环境的重要因子,对于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和作用随着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时代的到来儿愈加突显。国际学术界对“城市色彩”的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对旧城的保护和复原逐渐扩展为对“色彩因素”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全方位研究,诸如城市色彩对地区文化的重要性,城市色彩的视觉美学问题,城市景观中色彩的规划、设计和管理等等。我国在这个领域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有的城市已经在实践中摸索,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出现了不少与环境不协调的,杂乱无序,甚至于“色污染”现象。 本文就“城市色彩设计”这一课题,研究如何从城市这一相对宏观的角度,对城市环境中的色彩元素进行规划、设计以及管理,从视觉美和人文感受两个层面展现出适宜城市功能的、具有地域特征的、美观宜人的城市景观。这对当前城市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城市建设实践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基于目前有关城市色彩理论研究尚不系统、不完整的现状,本文基础理论部分主要从城市色彩概念、特点、功能和发展历程着手,进而分析其设计受制因素,归纳出设计原则,并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领域成果的科学分析和比较研究,试图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可操作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方法,为今后城市色彩景观建设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本文另一创新之处在于,它结合了前面理论研究的成果,将其运用到重庆自身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中,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应于城市总体规划,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或称为城市设计)和项目设计三个阶段的色彩设计分别进行了研究,试图总结出具有山城、江城特点的山水园林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某些规律,这不仅为重庆即将开展的城市色彩景观建设作出可供参考的探索,并且发展了城市色彩设计关于特殊地理风貌城市的理论,是具有创新意义的。 对城市色彩设计的研究在我国尚属较新的领域,本文的观点是作者在对相关理论的分析研究、并收集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文献以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形成的,但它还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它有待于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中进一步得以检验、修正和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